家蚕对交系间的遗传距离及其一代杂交种的杂种优势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司马杨虎

作者: 司马杨虎;钱荷英;徐世清;何斯美;梁海丽;蔡明文;鲁成

作者机构: 苏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家蚕;对交系;遗传距离;杂种优势

期刊名称: 蚕业科学

ISSN: 0257-4799

年卷期: 2008 年 34 卷 03 期

页码: 429-4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杂种优势的表达机制是杂种优势利用的理论基础。以家蚕品种"芙蓉"和"菁松"为中系亲本,以"湘晖"和"872"为日系亲本,分别进行杂交并连续同蛾区交配和定向选择,获得了优良中系"芙菁"(D)和茧丝量性状有显著差异的2个日系家系"湘8A"(A)和"湘8C"(C)。F4代"A"、"C"与"D"的遗传距离差异较小;F6代"A"与"D"的遗传距离比"C"与"D"的遗传距离大。F4代用"D"分别与"A"和"C"组配杂交种的各项性状差异不明显;F8代则各项性状有明显的差异,且(D×A)F1表现出更好的生产性能优势;F4代、F8代以及(D×C)F1的杂种优势均大于(D×A)F1的杂种优势,但(D×A)F1的实际生产性能比(D×C)F1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DNA多态性遗传距离为依据组配的杂交组合,能够获得丰产性能更好的优良一代杂交组合。

分类号: S882

  • 相关文献

[1]SSR标记遗传距离与粳稻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赵庆勇,朱镇,张亚东,赵凌,陈涛,张巧凤,王才林. 2009

[2]SSR标记遗传距离与辣椒杂种优势的关系. 何建文,姜虹,杨红,苏丹,刘永翔. 2013

[3]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亲本的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分析. 李德文,魏忠芬,王军,王瑞,李加纳,张太平. 2014

[4]玉米自交系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研究. 郑永战. 1993

[5]粳稻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沈锦根,王玉娟. 2007

[6]黄瓜亲本遗传距离与F_1产量优势相关关系的研究. 高洪斌,司龙亭,宋铁峰,魏毓棠,郭晓雷. 2002

[7]利用RAPD标记预测黄瓜一代杂种的产量优势. 陈喜文,陈德富,夏立新,刘殿林,杨瑞环,哈玉洁,杜胜利. 2006

[8]小麦亲本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间的相关性研究. 赵成松,赵仁渠,杨明. 1992

[9]甘蓝型油菜分子距离与杂种优势和产量表型的相关分析. 徐小栋,陈飞,倪西源,张晓伟,赵坚义. 2010

[10]抗虫棉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郝德荣,何林池,刘水东,周金凤,邢建美,黄昭平. 2008

[11]杂交香稻亲本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研究. 张涛,韩磊,徐建第,蒋开锋,吴先军,汪旭东,郑家奎. 2006

[12]样本对小麦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影响. 赵仁渠,赵成松,杨明. 1994

[13]SSR 标记遗传距离与辣椒杂种优势的关系. 何建文,姜虹,杨红,苏丹,刘永翔. 2013

[14]基于配合力和遗传距离的甜高粱杂种优势预测. 王黎明,严洪冬,焦少杰,姜艳喜,苏德峰,孙广全. 2020

[15]基于全基因组SNP分析辣椒亲本间遗传距离与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关系. 王昆,张宝玺,张正海,曹亚从,于海龙,王立浩. 2020

[16]西门塔尔牛与我国地方黄牛的杂种优势预测分析. 范婷婷,陈燕,张路培,徐凌洋,高会江,李俊雅,高雪. 2021

[17]RFLP标记水稻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张培江,才宏伟,袁平荣,占新春,阮新民,孙传清,何立斌,孙明. 2001

[18]早熟陆地棉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田琴,孔宪辉,余渝,刘丽,王旭文,王娟,邓福军. 2011

[19]分子标记预测杂种优势的研究现状. 李琳,蒲志刚,徐利远. 2006

[20]高赖氨酸玉米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关系. 汪黎明,石德权,白丽. 199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