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F对入侵植物黄顶菊与棉花竞争生长的反馈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殷吉林

作者: 张晓亚;闫静;李乔;贾月月;张风娟;万方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黄顶菊;棉花;竞争

期刊名称: 生态环境学报

ISSN: 1674-5906

年卷期: 2015 年 07 期

页码: 1132-11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菌根植物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L.)Kuntze)是近年来广泛蔓延于河北境内的一种入侵植物,因其旺盛生长期与棉花的产量形成关键期基本重合,对棉花的生长及产量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为了探明菌根在黄顶菊和棉花竞争生长中的相关作用机制,以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和本地作物常用棉花品种中棉所6号(CCRI6)与转Cry1A抗虫棉新科8号(GK83)为材料,利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黄顶菊入侵后根际土壤形成的丛枝菌根真菌(AMF)在黄顶菊与棉花竞争中的反馈作用。结果表明,在与棉花的竞争生长过程中,黄顶菊抑制了棉花的株高和根冠比,AMF促进了混种处理中棉花地上部分的生长;竞争生长显著降低了与中棉所6号竞争生长的黄顶菊的MDA含量和SOD活性显著降低、POD活性显著升高,提高了中棉所6号POD的活性。AMF与黄顶菊根系的共生能力强于棉花,AMF显著降低了黄顶菊单种处理中POD和SOD的活性,提高了黄顶菊混种处理中SOD的活性,AMF降低了单种处理中两种棉花的POD活性,提高了混种处理中中棉所6号的POD活性和新科8号的SOD活性。研究结果对深入探讨入侵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互作关系,揭示黄顶菊的入侵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分类号: S45

  • 相关文献

[1]氮、磷对黄顶菊和藜竞争的影响机制研究. 杨晴,郭建英,万方浩. 2010

[2]入侵植物黄顶菊与本地植物的竞争. 吕远,王贵启,郑丽,倪汉文. 2011

[3]AM真菌影响入侵植物黄顶菊与本土物种狗尾草竞争生长的机理研究. 王月,李乔,张风娟,万方浩. 2015

[4]北疆棉田恶性杂草田旋花与棉花的竞争作用. 毛鹏志,毛鹏志,马小艳,王少山,侯国庆,刘政. 2020

[5]杂草与棉花的竞争作用. 马小艳,姜伟丽,任相亮,马亚杰,马艳. 2015

[6]施肥量对牛筋草与棉花竞争关系的影响. 马小艳,姜伟丽,任相亮,马亚杰,王莹莹,马艳. 2016

[7]黄顶菊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王贵启,许贤,王建平,李少青,吕远,倪汉文. 2011

[8]外来入侵杂草黄顶菊与棉花的竞争作用. 彭军,彭军,马艳,李香菊,马小艳,奚建平,马亚杰,李希风. 2012

[9]黄顶菊残留物对棉花幼苗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徐兴友,郭艾英,朱霞,万方浩. 2008

[10]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棉花生长和黄萎病的影响. 补娟,崔卫东,罗明,龙宣杞,杨蓉. 2009

[11]鳢肠马唐竞争作用研究. 沈俊明,陈长军,冒宇翔,金丽华. 2001

[12]品种创新——应用型农业科研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严卫古,胡献祥,谢庆春. 2002

[13]黑麦草和紫花苜蓿对紫茎泽兰竞争作用的研究. 桂富荣,李正跃,万方浩. 2008

[14]不同株型水稻对无芒稗的竞争研究. 徐正浩,余柳青. 1999

[15]不同肥料对朝天椒中辣椒素及相关物质的影响. 苏丹,蓬桂华,付文婷,韩世玉,邢丹. 2015

[16]基于Agent的植物生长系统体系结构. 李晓明,赵春江,郑萍. 2010

[17]北过渡带结缕草交播多年生黑麦草的竞争研究. 王欣国,刘照辉,范玉莲. 2009

[18]大气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移栽水稻与不同出苗时间稗草竞争的响应差异. 孙富芝,朱建国,曾青,朱春梧,朱云枝,马红亮,谢祖彬,余柳青. 2007

[19]阔叶丰花草与2种菊科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 张泰劼,田兴山,张纯,吴丹丹. 2020

[20]小麦与紫茎泽兰竞争效应研究. 曹坳程,李林,郭美霞,欧阳灿彬,颜冬冬.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