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草莓再生体系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潘娇艳

作者: 潘娇艳;肖世伟;夏瑾;倪知游;邹雨婷;乔玉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绿色草莓;愈伤组织;再生;遗传转化体系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24 年 40 卷 001 期

页码: 174-1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建立高效、稳定的绿色草莓再生体系是构建其遗传转化体系的基础.本研究以绿色草莓匍匐茎茎尖为外植体,置于不同培养基中进行初代培养获得试管苗.在含有不同配比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中对叶龄为 30d的试管苗叶盘进行脱分化处理.以叶盘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产生不定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用于绿色草莓初代培养的培养基是MS+0.2 mg/L 6-苄氨基嘌呤(6-BA)+0.2 mg/L赤霉素(GA3),在此培养基中绿色草莓离体茎尖成活率最高,生长状况最好;诱导叶盘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和诱导不定芽生根的适宜培养基分别是MS+1.5 mg/L 2,4-二氯苯氧乙酸(2,4-D)+2.0 mg/L 噻苯隆(TDZ)、1/2 MS+1.5 mg/L 6-BA+0.1 mg/L吲哚丁酸(IBA)和1/2 MS+0.2 mg/L IBA+0.1 mg/L吲哚乙酸(IAA),其出愈率、再分化率和生根率分别为100%、91.0%、100%.本研究建立了以绿色草莓匍匐茎茎尖为试验材料获得试管苗的组织快繁体系和以叶盘为外植体经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2个阶段的再生体系,为建立其遗传转化体系奠定了技术基础.

分类号: S668.4

  • 相关文献

[1]大白菜高效稳定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张晓东,李利斌,宋宜现,李化银,刘立峰,高玲,高建伟. 2010

[2]柠檬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仝铸,何利刚,吴黎明,王志静,蒋迎春,孙中海. 2014

[3]谷子遗传转化体系研究进展. 李臻,刘炜,管延安,王庆国,潘教文. 2015

[4]中国小麦品种农杆菌介导幼胚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完善与利用. 夏兰琴. 2008

[5]毛桃叶片愈伤组织诱导. 谭彬,郭水欢,韩亚萍,郑先波,叶霞,李继东,冯建灿. 2017

[6]外源激素对台闽苣苔叶片分化及再生的影响. 付双彬,池梦薇,杨燕萍,姚丽娟,周庄. 2019

[7]洋葱花梗愈伤诱导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惠林冲,陈微,李威亚,潘美红,何林玉,王江英,陈振泰,缪美华,杨海峰. 2020

[8]高效的苜蓿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王涌鑫,关宁,李聪. 2008

[9]普通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离体无性系的建立(简报). 王亦菲,黄剑华,叶鸣明,曲志才,陈永青. 1999

[10]亚麻高效再生体系的优化研究. 王玉富,贾婉琪,邱财生,龙松华,郭媛,邓欣,陈信波,郝冬梅. 2014

[11]芝麻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苗红梅,琚铭,魏利斌,马琴,张海洋. 2012

[12]一品红品种柠檬雪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再生技术. 李畅,陈璐,苏家乐,项立平,刘晓青,李倩中,陈尚平. 2009

[13]风兰丛芽高效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 丁长春,王元忠,黄衡宇,周蓉. 2020

[14]青绿苔草(Care breviculmis)愈伤组织诱导与再生体系的建立. 位明君,王萌,范希峰,滕文军,滕珂,温海峰,武菊英,刘艳芬,岳跃森. 2022

[15]高效的苜蓿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王涌鑫,关宁,李聪. 2008

[16]激素组合对甘薯鄂薯6号茎尖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 苏文瑾,王连军,雷剑,杨新笋. 2012

[17]红掌新品种‘13100-A3’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易双双,冷青云,黄少华,冼焯均,牛俊海. 2022

[18]远缘杂交草莓后代花粉特性研究. 史芳芳,庞夫花,汪泉. 2016

[19]凤梨草莓与绿色草莓种间杂种一代的形态学观察及SSR分析. 史芳芳,汪泉,赵密珍,王静,关玲. 2017

[20]胡萝卜再生体系及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郑回勇,郑金贵,许明,刘峰,赵伊英.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