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棕不同叶序Fe、Mn、Cu、Zn的变化规律及测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立云
作者: 刘立云;李艳;王萍;冯美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油棕;Fe;Mn;Cu;Zn;叶序;变化规律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08 年 29 卷 05 期
页码: 65-6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根据油棕叶片在树冠轮生的规律,对不同成熟度的叶片进行排序,进而对不同叶序的Fe、Mn、Cu、Zn4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油棕树体4种微量元素含量有一定差异,但变化规律基本相同;(2)从整体看,8~26叶序,Mn含量上升,Fe含量略微上升,Cu含量则下降,而Zn略微降低;(3)成龄树体的Fe含量变化范围为74.0~128.9mg/kg;Mn为43.6~168.3mg/kg;Cu为3.47~7.03mg/kg;Zn为12.1~24.4mg/kg。(4)16~18叶序间4种微量元素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比较稳定,可作为Fe、Mn、Cu、Zn营养诊断的采样叶位。
分类号: S565.9
- 相关文献
[1]槟榔不同叶序Fe、Mn、Cu、Zn的测定与变化规律. 董志国,刘立云. 2010
[2]不同加工方式对梅花鹿三叉茸不同区段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研究. 孙伟丽,赵海平,张国坤,张伟,张婷,李光玉. 2018
[3]Mn、Zn和Fe对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麦角酰胺和麦角新碱含量的影响. 万志文,冯疆蓉,王萍,李春杰. 2016
[4]重金属胁迫对醉马草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王萍,张兴旭,赵晓静,李春杰. 2014
[5]油棕不同叶序的叶片长宽及其含水量变化规律研究. 李艳,刘立云,唐龙祥. 2009
[6]油棕不同叶序五种营养元素含量的测定及变化规律研究. 李艳,马子龙,王必尊,李杰,刘立云. 2008
[7]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酒、饮料中铜、锰、铅. 边俊生,陕方,李艳琴. 2000
[8]鹿茸加工过程中5-羟甲基糠醛的产生及影响因素探讨. 宫瑞泽,王燕华,赵卉,孙印石. 2018
[9]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蔗汁中铁和锌含量的方法研究. 赵勇,朱建荣,刀静梅,马娟,李复琴,刘家勇,应雄美. 2018
[10]叶面肥对玉米籽粒中矿物元素的影响分析. 李文宗,李卫华,徐妙云,王磊. 2018
[11]小麦叶面喷施微肥对籽粒中矿物元素的影响分析. 李文宗,李有芳,李卫华,王磊. 2018
[12]长期施用猪粪红壤稻田土壤Cu、Zn累积规律. 李大明,柳开楼,黄庆海,余喜初,叶会财,胡惠文,徐小林. 2015
[13]猪粪及奶牛粪中温厌氧发酵对Cu和Zn的影响. 靳红梅[1. 2015
[14]石灰对土壤中Cu、Zn污染的钝化及对蔬菜安全性的影响. 纳明亮,张建新,徐明岗,张茜,张文菊. 2008
[15]猪粪尿中N、P、Cu、Zn排放量的测定与分析. 王诚,张印,蔺海朝(等. 2011
[16]狐尾藻对生猪养殖场沼液Cu、Zn的富集与净化效果. 吴晓梅,叶美锋,吴飞龙,林代炎. 2018
[17]椰子不同叶序5种矿质元素含量变化规律初探. 王萍,刘立云,董志国,陈思婷,李艳,韦琼. 2014
[18]椰子不同叶序4种微量元素含量变化初探. 王萍,李艳,刘立云,陈思婷,董志国,韦琼. 2010
[19]锰、水杨酸与内生真菌互作对醉马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万志文,王萍,张兴旭,李春杰. 2016
[20]矿质元素诱导盐渍化土壤黑果枸杞原花青素、多糖和还原性糖累积的研究. 冯雷,耿增超,徐万里,孙宁川,唐光木.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湿地表层底泥溶解性有机质荧光组分特征及与真菌群落相关性
作者:史传奇;李艳;孟令波;胡钰;金梁
关键词:三维荧光光谱;溶解性有机质;荧光组分;真菌
-
辽宁省辣椒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与推广措施
作者:李宏哲;王萍;李潇;王文生;房强
关键词:辣椒;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推广措施
-
基于模糊数学和熵值法综合评价兴隆热带植物园对人群精神压力的影响
作者:李艳;林毅
关键词:模糊数学;熵值法;缓解精神压力;兴隆热带植物园;评价指标
-
蚕豆种质资源抗赤斑病鉴定与评价
作者:龙珏臣;杜成章;王萍;武云霞;张志良;邓豪;王强;李沅根;唐明双;张继君
关键词:蚕豆;赤斑病;田间鉴定;人工接种;抗性评价
-
城市公园景观水体上覆水溶解性有机质荧光光谱特征
作者:史传奇;李艳;魏丹;陈曦;李子为
关键词:三维荧光光谱;景观水体;溶解性有机质;光谱指数;荧光强度
-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油棕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周丽霞;吴秋妃;李睿;冯美利;陈玲玲;曹红星
关键词:油棕;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
-
东北三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碳足迹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作者:修圣智;李艳;魏丹;刘康萌;李硕;胡钰;金梁;丁建莉;杨振国
关键词:东北三省;主要粮食作物;碳足迹;碳排放;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