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叶绿体序列分析紫茎泽兰在菊科的系统发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谭秀芳

作者: 谭秀芳;杜向红;牛善策;聂小军;张迎新;万方浩;宋卫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菊科;紫茎泽兰;叶绿体;系统发育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11 年 20 卷 04 期

页码: 138-1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在菊科的系统发育,利用通用引物对紫茎泽兰叶绿体DNA的rpl16内含子及psbA-trnH与trnL-F两个基因间隔区进行PCR扩增并测序,将其序列分别与GenBank中部分菊科(Asteraceae)植物的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应用Mega 4.0软件进行分子遗传进化分析,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菊科植物在系统分类上呈现出两大类群,滨菊、野菊构成一个大类,和紫茎泽兰关系较远;紫茎泽兰和毛叶泽兰、圆叶泽兰、线叶泽兰等泽兰属植物及油菊的关系最近,与向日葵和银胶菊次之,与莴苣、滨菊、野菊关系最远,表明紫茎泽兰确实隶属于泽兰属;序列组合(rpl16+ps-bA-trnH+trnL-F)长度变异范围为2 140~2 203 bp,排序后的比对长度为2 399 bp,有381个变异位点,190个信息位点,为紫茎泽兰的系统进化提供了一定的信息。

分类号: S451

  • 相关文献

[1]4科热带作物系统发育分析. 段瑞军,符少萍,刘姣,李瑞梅,李亚梅,胡新文,郭建春. 2013

[2]石仙桃与细叶石仙桃叶绿体基因组解析及其系统发育. 刘保财,胡学博,张武君,赵云青,黄颖桢,陈菁瑛. 2024

[3]天津盐碱土中六种菊科植物AMF的初步研究. 张峰峰,周可,谢凤行,赵玉洁,李亚玲. 2011

[4]4种菊科入侵植物叶水浸提液对狗牙根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 蒋智林,杨丽萍,申科,刘万学. 2020

[5]中国菊科二新记录属(英文). 陈又生,王清隆,廖俊杰,陈彬. 2022

[6]菊科几种野菜的营养价值与种植技术. 张晓青,韩琪,魏国平,王伟明. 2016

[7]磐石市野生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潘晓曦,张舒娜,邵财,吴连举. 2014

[8]祁州漏芦中一个新的三萜皂甙(英文). 张永红,芦志刚,李新圃,汪汉卿. 2002

[9]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尹伟平,邵珊珊,张欣欣,陈晶,陈思,武琳琳,刘岩,李岑. 2023

[10]菊科几种野菜的营养价值与种植技术(英文). 张晓青,韩琪,魏国平,王伟明. 2016

[11]南明区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分析. 杨平飞,杨丽丽,韩雪,张金霞,孔娇,吴明开. 2021

[12]白花地胆草的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王蓓,梅文莉,左文健,曾艳波,刘国道,戴好富. 2012

[13]14种菊科植物提取物对菜青虫的杀虫活性. 李云寿,邹华英,唐绍宗,杨益章,李晚谊,纳晓燕,佴注. 2000

[14]祁州漏芦中一个新的三萜皂甙(英文). 张永红,芦志刚,李新圃,汪汉卿. 2002

[15]NaCl胁迫对5种菊科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董飞,王烨楠,朱娇,马蕾,齐宇,王成鹏,温超,张冀华,吕晓惠. 2021

[16]中国艾纳香属植物资源调查. 袁媛,庞玉新,王文全,张影波,俞敬波. 2011

[17]海南省菊科植物资源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王丹,张影波,庞玉新,于福来,张新蕊,胡雄飞. 2013

[18]恶性入侵植物豚草的繁育系统特性. 郝建华,金洁洁,陈国奇,王立新. 2015

[19]甘蓝型油菜黄化(苗)突变体的叶绿素含量及超微结构. 董遵,刘敬阳,马红梅,许才康,孙华,张建栋. 2000

[20]干旱逆境下小麦幼苗细胞叶绿体与钙离子的关系. 王凤茹,张红,商振清,李广敏.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