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对不同熟期玉米产量及生理成熟后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魏雯雯

作者: 魏雯雯;刘彦佐;吴杨;姚凡云;曹玉军;梁杰;刘小丹;刘志铭;徐文华;王立春;张晓龙;王永军;吕艳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播期;熟期;生理成熟;茎秆力学特性;产量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24 年 32 卷 002 期

页码: 114-1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17-2018年以早熟(鑫鑫1号)、中熟(富民985)和晚熟(沈玉21)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3个播期对不同熟期品种玉米子粒产量、茎秆力学特性及倒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晚熟品种早播子粒产量最高,比中播和晚播处理分别增加7.6%和28.4%.中熟品种早播,茎秆拉力(SBF)、基部第3节间穿刺强度(RPSTI)和第4节间压碎强度(RCSFI)较中播和晚播处理分别提高10.0%~24.7%和15.1%~57.3%.晚熟品种早播,SBF、RPSTI和RCSFI较中播和晚播处理分别提高27.2%~33.8%和34.0%-70.7%,中熟和晚熟品种播期推迟倒伏率最大增幅分别达49.2%和61.2%.综上,推荐采用中晚熟品种适期早播以提高玉米产量和生理成熟后茎秆质量,降低倒伏风险.

分类号: S513.047

  • 相关文献

[1]不同熟期玉米品种对桂西北春、秋季播期的响应. 卢亚妮,侯青光,韦维,韦林汕,黄柄壬,韦贵剑,吴庆梅. 2019

[2]黑龙江省早熟区播期对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 纪春学,何长安,刘兴焱,杨耿斌,王辉,张恒,周恪驰,于海林. 2020

[3]早熟区不同熟期玉米品种产量对播期和施肥方式的响应. 张冬梅,姜春霞,黄学芳,刘恩科,闫六英,刘化涛,陈琼,张伟,韩彦龙. 2015

[4]播期对双季稻区油菜熟期、产量及抗性的影响. 邹晓芬,张建模. 2011

[5]辽宁中熟、中晚熟与晚熟玉米品种的产量性能比较与分析. 史振声,张世煌,李凤海,王志斌,张喜华,张永亮,朱敏. 2008

[6]CIMMYT热带玉米种质在温带地区的改良利用. 苏义臣,苏桂华,金明华. 2013

[7]不同熟期玉米品种产量与气象因素的统计学分析. 董桂芳,邓崇辉. 1993

[8]应对越区种植不同熟期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研究. 张冬梅,姜春霞,陈琼,张伟,刘化涛,闫六英,黄学芳,韩彦龙,刘恩科. 2014

[9]化控剂对玉米光合、激素及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 杨可攀,顾万荣,王悦力,李文龙,孟瑶,孙继,陈喜昌,杨德光,魏湜. 2017

[10]黄淮海冬小麦-夏玉米“双晚”周年超高产典型栽培技术分析. 付雪丽,赵明,贾继增,杜立丰,赵东成. 2008

[11]玉米生理成熟后倒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薛军,王群,李璐璐,张万旭,谢瑞芝,王克如,明博,侯鹏,李少昆. 2018

[12]黄淮海夏玉米生理成熟期子粒含水率研究. 李璐璐,谢瑞芝,王克如,明博,侯鹏,李少昆. 2017

[13]玉米籽粒生理成熟后脱水速率的研究及应用. 叶雨盛,王晓琳,李刚,李洋,李哲,王延波. 2015

[14]玉米生理成熟后倒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薛军,王群,李璐璐,张万旭,谢瑞芝,王克如,明博,侯鹏,李少昆. 2018

[15]播期和主要气象因子对长治地区玉米产量的影响. 李齐霞,李中青,李洪,祁丽婷,王敏,王瑞,孙万荣,李红梅. 2019

[16]低平原区一季玉米种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对播期的响应研究. 曹彩云,党红凯,郑春莲,李科江,马俊永. 2020

[17]播期与密度对郑单958产量形成的影响. 聂林雪,逄焕成,朱海燕,李玉义,于吉琳. 2014

[18]黄淮南部玉米产量对气候生态条件的响应. 安盼盼,明博,董朋飞,张秒,黄大召,赵亚丽,李潮海. 2018

[19]不同播期、密度对辽西地区玉米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靖凯,侯志研,尤晓东,张旭,叶云雪,刘欣,高敏. 2014

[20]播期对玉米新品种郑单538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赵霞,丁勇,唐保军,赵发欣,杜东伟,李新泽,田慧鹏.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