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南冬水田杂交中稻强化栽培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永川

作者: 熊洪;徐富贤;张林;郭小艺;周兴兵;刘茂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强化栽培;冬水田;杂交水稻;稻米品质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0 年 26 卷 03 期

页码: 146-1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在马达加斯加的应用获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近年在印尼等国以及中国都在进行试验,初步显示了较大的增产潜力,打破了在中国的较大栽培密度的传统习惯。通过适宜强化栽培技术的组合筛选和因素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川东南应用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只要选用着粒数在173粒以内的组合,能获得显著的增产,提高稻谷的整精米率,降低垩白粒率,并且能省工省种,1 hm~2增收节支1250元以上。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冬水田杂交中稻组合类型对强化栽培的适应性. 熊洪,朱永川,郑家奎,曾循明,万绪奎,唐荣华,杨大金,周远清. 2005

[2]冬水田杂交中稻氮肥运筹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张林,熊洪,朱永川,刘茂,郭晓艺,周兴兵,蒋鹏. 2014

[3]杂交水稻强化栽培技术规范. 周维佳,罗德强,江学海,涂敏,杨黎,石明. 2008

[4]杂交水稻宜香1577在四川南部强化栽培密度研究. 林纲,赵德明,李云武,贺兵. 2008

[5]杂交水稻K优267和两优363播期与密度强化栽培(SRI)试验. 伍玉春,严宗卜. 2005

[6]强化栽培对杂交中稻籽粒充实度的影响及其与源库结构的关系. 熊洪,朱永川,谢戎,王贵雄. 2004

[7]杂交水稻三角强化栽培(SRI)产量潜力分析. 周维佳,罗德强,黄宗洪,江学海,谌生慧. 2005

[8]杂交水稻K优267和两优363的栽培试验. 陈惠查,吴宗桃,金桃叶,游俊梅,严宗卜. 2005

[9]杂交水稻强化栽培措施的增产效应研究. 李经勇,余官平,唐永群,卢瑶,文明. 2007

[10]优质杂交稻新组合K优047的选育与应用. 敬树忠,陈开煜,董友非,王小波,吕平,王忠烈. 2000

[11]籼型三系优质不育系赣6A的选育. 杨正威,邱在辉,张春,吴斯骏,杨平,张秋梅,杨启生. 2010

[12]不同生态条件下影响稻米品质变化的气象因子研究. 杨占烈,余显权,黄宗洪,姜萍. 2006

[13]杂交稻米必需氨基酸含量与亲本的关系. 张小明,石春海,吴建国,富田桂,鲍根良,叶胜海. 2003

[14]籼粳交杂种不同灌浆期稻米缬氨酸含量的发育遗传. 张小明,石春海,叶胜海,吴建国,鲍根良. 2006

[15]不同收获时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姜萍,杨占烈,余显权. 2006

[16]华南优质杂交水稻品种选育与发展. 王丰. 2022

[17]四川省杂交水稻新选育组合的米质分析. 李勤修,吕建群. 2006

[18]杂交水稻稻米品质的改良途径研究进展. 徐富贤,王贵雄. 2002

[19]抗稻瘟病水稻恢复系航恢1179的选育及应用. 肖武名,罗立新,王慧,刘永柱,郭涛,梁克勤,黄明,王加峰,汪文娟,杨祁云,陈志强. 2017

[20]江淮杂交中籼水稻品质性状基因型与播期互作的AMMI模型分析. 陈刚,吴文革,胡鹏,陈楠,许有尊,习敏,孙雪原,黄义德,董伟.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