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倒伏性相关QTL 的整合及Overview 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硕

作者: 刘硕;郭勇;罗玲;邱丽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倒伏性;物理整合;元分析;Overview 分析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4 年 15 卷 1 期

页码: 137-143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倒伏性是影响大豆产量的重要因素,发掘与大豆倒伏相关的基因对于培育抗倒伏优良高产大豆品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利用不同群体所构建的遗传图谱已经定位了大量与大豆倒伏性相关的QTLs。本研究在对已报道的QTLs 进行物理整合的基础上,选择元分析方法将这些倒伏性相关的QTLs 进一步整合,鉴定出位于C2(6号染色体) 、F(13号染色体) 、L(19号染色体)这3个连锁群上重复次数较多的QTL 区间6个。选用基于统计学原理的Overview 方法进行优化,获得了这些QTL在各个连锁群上的有效遗传位置,这些QTL 的置信区间长度最小可缩至0. 2 cM。通过在这些区间内进一步筛选,获得一个稳定性较好的标记Satt277。本研究可为大豆抗倒伏基因发掘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大豆倒伏性相关QTL的整合及Overview分析. 刘硕,郭勇,罗玲,邱丽娟. 2014

[2]大豆倒伏性相关QTL的整合及Overview分析. 刘硕,郭勇,罗玲,邱丽娟. 2013

[3]大豆蛋白质含量QTL的“整合”及Overview分析. 刘硕,罗玲,刘章雄,关荣霞,邱丽娟. 2011

[4]大豆倒伏性对耐密性及产量的影响. 李灿东,郭泰,王志新,郑伟,张振宇,赵海红,李于,郭美玲. 2019

[5]大豆种质的倒伏性调查及其相关农艺性状分析. 周蓉,涂赣英,沙爱华,王贤智,张小娟,周新安. 2007

[6]多环境条件下大豆倒伏性相关形态性状的QTL分析. 范冬梅,杨振,马占洲,曾庆力,杜翔宇,蒋洪蔚,刘春燕,韩冬伟,栾怀海,裴宇峰,陈庆山,胡国华. 2012

[7]大豆种质倒伏性遗传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梁江,韦清源,陈文杰,曾维英,汤复跃,陈渊. 2012

[8]多环境条件下大豆倒伏性相关形态性状的QTL分析(英文). 范冬梅,杨振,马占洲,曾庆力,杜翔宇,蒋洪蔚,刘春燕,韩冬伟,栾怀海,裴宇峰,陈庆山,胡国华. 2012

[9]高低两种密度条件下耐密植优异大豆种质鉴定. 张勇,胡凯凤,王磊,孙旭红,李明雪,杨兴勇,吴丽丽,宋继玲,丁凯鑫. 2024

[10]基于元分析的大豆成熟期单片段代换系鉴定与QTL定位. 车京玉,刘春燕,蒋洪蔚,韩雪,毛彦芝,辛大伟,陈庆山,胡国华. 2013

[11]基于物理图谱的大豆倒伏性状QTL整合及元分析. 尹振功,王强,孟宪欣,郭怡璠,魏淑红. 2018

[12]大豆7S与11S球蛋白QTL元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 陈庆山,张泽鑫,刘函西,齐照明,韩思宁,董晓慧. 2022

[13]大豆株高QTL的“整合”及Overview分析. 高利芳,郭勇,郝再彬,邱丽娟. 2013

[14]基于元分析的大豆含硫氨基酸相关基因挖掘与信息学分析. 邱红梅,厉志,于妍,高淑芹,马晓萍,郑宇宏,孟凡凡,侯云龙,王跃强. 2015

[15]不同浓度烯效唑拌种对套作夏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陈文杰,汤复跃,韦清源,郭小红,梁江,陈渊. 2019

[16]元分析方法评估食品加工对果菜中农药残留的作用. 梁颖,丁莹,张留圈,刘贤金. 2016

[17]基于元分析方法评估食品加工对叶菜中农药残留的作用. 梁颖,刘媛,丁莹,焦凌霞,刘贤金. 2016

[18]玉米持绿相关QTL整合图谱构建及一致性QTL区域内候选基因发掘. 方永丰,李永生,白江平,慕平,孟亚雄,张金林,王汉宁,尚勋武. 2012

[19]基于元分析的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研究特征分析. 李瑾,冯献,郭美荣. 2016

[20]玉米叶形相关性状的Meta-QTL及候选基因分析. 郭书磊,张君,齐建双,岳润清,韩小花,燕树锋,卢彩霞,傅晓雷,陈娜娜,库丽霞,铁双贵.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