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小叶源对大豆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宗春美

作者: 宗春美;岳岩磊;邵广忠;童淑媛;徐显利;杜震宇;任海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多小叶;光合特性;产量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10 年 29 卷 04 期

页码: 85-87+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多小叶大豆品系牡5796-3为材料,设置在不同生育时期摘除多的2片小叶,共5个处理,研究了多小叶源对大豆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R6期的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全生育期不摘叶处理的光合速率、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均明显高于全生育期摘除多的2片叶的对照处理,因此,产量明显高于对照。总之,由于多小叶大豆品系具有良好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可做育种亲本加以利用。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海藻寡糖增效尿素与有机肥在大豆上的配合施用效果研究. 张运红,和爱玲,姚健,杨占平,张洁梅,潘晓莹,史福刚,骆晓声. 2018

[2]吉林省新老大豆品种不同节位叶片光合特性的研究. 朱末,刘晓龙,徐晨,季平,陈思宇,刘鹏,李昳,祁新. 2015

[3]不同时期高氮施肥对大豆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牟保民,刘雅,郑殿峰,冯乃杰,项洪涛,靳丹,王诗雅,刘美玲. 2021

[4]密度对大豆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程伟燕,李志刚,李瑞平. 2010

[5]不同玉米大豆间作行比对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曹曼君,王婧瑜,崔悦,Deborah Joy Blessing,李双,陈喜凤,谷岩. 2023

[6]豆科–燕麦间作对作物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冯晓敏,杨永,任长忠,胡跃高,曾昭海. 2015

[7]水肥耦合对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张丽华,赵洪祥,谭国波,闫伟平,方向前,孟祥盟,边少锋. 2010

[8]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大豆光合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魏永霞,张文娥,严昌荣. 2009

[9]马铃薯/大豆套作对3个大豆品种光合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陈光荣,杨文钰,张国宏,王立明,杨如萍,雍太文,刘卫国. 2015

[10]带状复合种植对大豆和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何兵,谭春燕,龚锡震,徐熙,娄利娇,朱星陶,杨春杰,陈佳琴. 2023

[11]耐密性春大豆品种光合特性研究. 郑伟,谢甫绨,郭泰,王志新,李灿东,张振宇,吴秀红,张茂明,王庆胜,侯升林. 2014

[12]播期对我国北方春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综合影响的研究进展. 魏然,崔杰印,李阳,于晓光,位昕禹,米刚,项鹏,杨树. 2024

[13]增密对少分枝大豆品种光合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李瑞东,徐彩龙,尹阳阳,宋雯雯,孙石,韩天富,吴存祥,胡水秀. 2021

[14]种植密度对不同耐密性大豆品种特性的影响. 郑伟,谢甫绨,郭泰,王志新,李灿东,张振宇,张茂明,刘忠堂. 2015

[15]大豆群体光合特性的研究现状. 郑殿峰,张晓艳,李建英,杜吉到,王艳杰,迟莉. 2007

[16]低磷和干旱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大豆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钟鹏,吴俊江,刘丽君,林蔚刚,董德建,王建丽. 2009

[17]玉米-大豆间作复合体系光合特性研究. 王秀领,闫旭寿,徐玉鹏,刘忠宽. 2012

[18]肥密互作对大豆光合作用的调控研究. 刘明,来永才,毕影东,李炜,刘淼,王玲,邸树峰,刘建新. 2020

[19]荫蔽对大豆叶片角度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谢雨霏,曾维英,雷怡,吴哲,孙祖东,杨峰. 2024

[20]密度对不同类型大豆叶部性状的影响. 郑伟,谢甫绨,郭泰,王志新,李灿东,张振宇,吴秀红,张茂明,王庆胜.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