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便的获得无标记耐盐转基因水稻植株的NaCl有效筛选浓度选择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艳

作者: 赵艳;罗园园;张晓丽;郭龙彪;钱前;董禹然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耐盐基因;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转化;无标记基因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11 年 25 卷 03 期

页码: 243-2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4个粳稻品种(日本晴、秀水11、武运粳7号、中花11)为材料,研究发现,在含NaCl的NB培养基上,NaCl对水稻种子发芽的抑制率与对成熟胚愈伤组织生长的抑制率之间呈线性正相关。水稻种子发芽抑制率达50%左右时的NaCl浓度与愈伤组织生长抑制率达80%左右时的NaCl浓度一致,可以作为耐盐基因转化水稻时NaCl有效筛选浓度的重要参考。由此获得日本晴、武运粳7号和中花11NaCl有效筛选浓度为200mmol/L,秀水11NaCl有效筛选浓度为250mmol/L。采用上述浓度的NaCl对BADH基因转化的日本晴和秀水11愈伤组织进行筛选,成功获得了无标记基因的转基因水稻植株,转化率分别达到38.9%和32.0%。建立的NaCl筛选浓度确定法通过测定NaCl对水稻种子的发芽抑制率来确定水稻耐盐基因转化时合适的NaCl筛选浓度,操作简便,实验周期短,无需其他抗性标记基因。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BADH基因转化水稻的方法比较. 卢德赵,祝水金,钱前,王慧中,颜美仙,黄大年. 2003

[2]转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水稻的获得. 林秀峰,刘志铭. 2005

[3]去除标记基因的水稻转基因研究. 殷丽青,王新其,沈革志. 2004

[4]水稻耐盐生理及分子调节机制. 黄洁,白志刚,钟楚,金千瑜,朱练峰,曹小闯,朱春权,张均华. 2020

[5]水稻耐盐基因SKC1特异性CAPS标记的开发与验证. 王彩芬,刘冬成,马晓玲,安永平,张文银. 2015

[6]水稻资源芽期和苗期耐盐碱性综合评价及耐盐基因分析. 孙平勇,张武汉,舒服,何强,张莉,阳祝红,彭志荣,谢芸,邓华凤. 2022

[7]水稻耐盐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赵晴,欧英卓,胡诗钦,周宇阳,郭龙彪,郝芷圻,孟丽君,刘长华. 2024

[8]水稻耐盐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陈思蓉,李晨,孙炳蕊. 2023

[9]植物表达载体pGMAR—BADH的构建. 朱永兴,许兴,陈受宜. 2007

[10]加工马铃薯Atlantic无标记基因遗传转化体系建立. 刘江娜,张西英,白云凤,闫建俊,张爱萍. 2017

[11]甜菜BvM14-CMO、BvM14-BADH基因的克隆、盐胁迫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吕笑言,王宇光,金英. 2018

[12]转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豆瓣菜的耐盐性. 李银心,常凤启,杜立群,郭北海,李洪杰,张劲松,陈受宜,朱至清. 2000

[13]转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水稻的获得及其耐盐性研究. 卢德赵,王慧中,华志华,颜美仙,钱前,黄大年. 2003

[14]表达γ-亚麻酸的无筛选标记转基因大豆的鉴定. 张秀春,林俊扬,彭明,郭丽琼,林俊芳. 2006

[15]三角叶滨藜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5′侧翼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何晓兰,刘桂华,倪万潮,侯喜林,吴纪中,钦佩,朱卫民. 2004

[16]利用双T-DNA载体系统培育无选择标记转基因大豆. 张秀春,彭明,吴坤鑫,郭丽琼,林俊扬,林俊芳. 2006

[17]提高转基因植物安全性的策略. 应丹平,张恒木,陈剑平,曹明富. 2007

[18]无抗性选择标记的转高赖氨酸蛋白(LRP)基因籼稻恢复系的获得. 刘巧泉,邓晓湘,武小金,辛世文. 2006

[19]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体系探索. 尹梅,张伟媚,程在全,陈善娜. 2008

[20]不同基追比施磷对滴灌稻田土壤无机磷组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高志建,尹飞虎,张国桥,王静,褚贵新.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