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腐熟还田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颖

作者: 赵颖;董环;刘爱群;韩瑛祚;赵丽丽;宫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腐熟秸秆;产量;品质;土壤理化

期刊名称: 北方园艺

ISSN: 1001-0009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43-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奇迹"番茄为试材,采用秸秆腐熟还田的方法,研究不同秸秆还田剂量和方式对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玉米秸秆在设施栽培中还田改良土壤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多数情况下,同水平腐熟还田与未腐熟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产量指标影响差异不显著;腐熟秸秆还田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提高幅度分别为 11.66%~14.67%、15.40%~16.17%、2.30%~10.81%和 15.38%~20.10%;秸秆还田降低土壤电导率,二水平腐熟还田与未腐熟还田降幅分别为13.54%和8.58%,腐熟秸秆还田显著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二水平和四水平腐熟还田升幅分别为20.39%和16.73%,未腐熟秸秆还田显著降低土壤硝态氮含量,比同水平腐熟还田降低16.68%;秸秆还田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总孔隙度,提高土壤非毛管孔隙度,降低土壤毛管孔隙度,土壤容重降幅为11.46%~14.65%,土壤总孔隙度升幅为4.05%~13.68%,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升幅为28.11%~68.10%,土壤毛管孔隙度降幅为13.47%~25.94%;秸秆还田使土壤团聚体表现为大团聚体增多,小团聚体减少的趋势;秸秆还田显著提高番茄产量和地上干物质量,提升幅度分别为6.07%~10.86%和7.93%~15.87%.

分类号: S641.2

  • 相关文献

[1]生草对苹果园根际土壤、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张林林,焦蕊,于丽辰,李立涛,许长新,刘金利,贺丽敏. 2022

[2]菌肥与腐熟秸秆对盐碱地土壤盐分及燕麦品质的影响. 卢培娜,刘景辉,赵宝平,杨彦明,米俊珍,马斌,刘敏. 2021

[3]过腹转化有机废弃物对蚯蚓及蚯蚓粪的影响研究. 李妍,石岩,吴迪. 2022

[4]小麦秸秆全量还田下腐熟剂对下茬水稻产量及土壤的影响. 周德平,褚长彬,赵峥,范洁群,吴淑杭. 2018

[5]生化黄腐酸钾在树木移栽上的应用研究. 杨群辉,何翔,毕云青,杨佩文,张庆,杨明英,施竹凤,彭荣珍,王家银. 2020

[6]苹果园重茬障碍机理研究进展. 尹晓宁,刘芬,马明,王文丽,牛军强,董铁,孙文泰. 2023

[7]生物有机肥对土壤理化、生物性状和香蕉生长的影响. 张金妹,田世尧,李扇妹,刘传和,梁容森,匡石滋. 2012

[8]康定冬虫夏草子囊孢子弹射期土壤细菌群落研究. 冯仁才,叶雷,张笑萍,亢宗静,李小林. 2020

[9]海南岛斑兰叶分布格局研究. 李丽华,秦晓威,鱼欢,吉训志,钟壹鸣,宗迎,张昂. 2022

[10]两系杂交小麦品种绵杂麦168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初探. 周强,李生荣,陶军,任勇,杜小英,欧俊梅,雷加容. 2010

[11]南非优质蛋白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马春红,李运朝,及增发,吴哲,崔四平,贾银锁. 2010

[12]不同水稻茬口及密度、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淮麦28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安邦,顾正中,周羊梅. 2011

[13]机插穴苗数对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钱银飞,张洪程,吴文革,陈烨,李杰,郭振华,张强,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 2009

[14]双低甘蓝型油菜淮宁2号的选育. 刘葛山,赵祥祥,严卫古,孙华光,钱敏珍. 1999

[15]播种期和摘心处理对波斯菊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姚悦梅,潘永飞,戴忠良,张振超. 2009

[16]不同播种密度、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机插秧茬口“淮麦28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安邦,顾正中,周羊梅,杨子博. 2016

[17]棉花花铃肥施用量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潘群斌,狄文枝,金芝芳,周步海,蔡立旺,戚永奎. 1994

[18]紫云英还田对常规红米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江学海,周维佳,李敏,周彩霞,罗德强,姬广梅,李立江,丁艳锋,王绍华. 2016

[19]辽宁水稻穗型分类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徐正进,陈温福,韩勇,邵国军,张文忠,马殿荣. 2007

[20]不同栽培模式对厚皮甜瓜主要性状的影响. 马志虎,戴忠良,潘跃平,孙春青,孙国胜.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