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寄生水稻二化螟卵的赤眼蜂品系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丽娟

作者: 李丽娟;周淑香;常雪;毛刚;丁岩;张国红;刘剑;孙康娜;李光雪;鲁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赤眼蜂;二化螟;寄生率;产卵粒数;防治效果

期刊名称: 东北农业科学

ISSN: 2096-5877

年卷期: 2019 年 02 期

页码: 19-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在室内利用4种赤眼蜂共28个品系对二化螟卵做了寄生率和产卵量试验,选出松毛虫赤眼蜂S-AC品系、螟黄赤眼蜂M-TC品系和稻螟赤眼蜂D-JN品系寄生效果较好。通过田间释放单品系和混合品系得出:稻螟赤眼蜂效果优于螟黄赤眼蜂,螟黄赤眼蜂效果优于松毛虫赤眼蜂,释放混合品系控制二化螟的效果均优于单独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和单独释放螟黄赤眼蜂,混合品系释放的平均防治效果75%左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分类号: S476.3`S435.112.1

  • 相关文献

[1]防治大豆食心虫的优势赤眼蜂种类筛选及田间防效测评. 李青超,苗亿,韩业辉,刘洋,兰红宇,王立达,武林琳. 2018

[2]优势赤眼蜂种类筛选及田间防效测评. 李青超,王立达,武琳琳,刘洋,韩业辉,杨莹,高崇. 2019

[3]4种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兰英,王泽胤,赵秀梅,刘悦,李青超,王立达,马晨,刘洋,刘颖. 2023

[4]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初探. 谢原利,谢龙,成学敏,韩杳,张舒. 2019

[5]贮存后的米蛾卵对赤眼蜂繁殖的影响. 张国红,鲁新,李丽娟,丁岩,刘宏伟. 2008

[6]赤眼蜂寄生率低的原因及对策. 王连霞,姜晓军,刘传增,王宇先,袁明,周传余. 2008

[7]黔中稻区二化螟的越冬幼虫虫口密度及其自然寄生率. 戴长庚,何佳春,李鸿波,胡阳. 2016

[8]四川省稻田越冬代二化螟寄生性天敌的研究. 于文娟,何佳春,万品俊,姬红丽,傅强,彭云良. 2021

[9]3种赤眼蜂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的嗅觉反应. 白琪,田俊策,鲁艳辉,臧连生,吕仲贤. 2017

[10]三种赤眼蜂对水稻二化螟田间控害效果比较. 李姝,郑和斌,陈立玲,陈俸,郭荣,王彬,张帆. 2018

[11]性诱剂和赤眼蜂防控云南保山水稻二化螟田间试验. 秦得强,吴永丽,李贵勇,杨从党,罗雁婕,沈云峰,何成兴,吴文伟. 2023

[12]“灭蚕蝇”不同用法对柞蚕寄生蝇的防治效果. 余文中,岳宣,田应书,冯世华,王庆忠. 2013

[13]优质无公害苹果植保技术. 孔庆富. 2002

[14]螟黄赤眼蜂对草地贪夜蛾卵寄生效果评价. 袁曦,邓伟丽,郭义,王志烘,李敦松. 2022

[15]丽蚜小蜂对大棚甜瓜防治温室粉虱的防治效果. 武琳琳,王立达,李青超,周超,徐莹莹,郑旭,王宇先. 2019

[16]释放不同种类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比较. 李敦松,罗宝君,赵秀梅,郑旭,袁明,姜晓军,何康来. 2019

[17]不同种类赤眼蜂对田间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比较. 王连霞,何康来,罗宝君,赵秀梅,姜晓军,郑旭,袁明. 2015

[18]不同赤眼蜂蜂种对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罗宝君. 2017

[19]一代区亚洲玉米螟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的防治效果研究. 罗宝君,赵秀梅,王连霞,曹丽萍. 2016

[20]3种生物防治技术对夏玉米害虫的防治效果. 贾彦华,陈秀双,路子云,刘文旭,屈振刚.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