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格孢菌DT-XRKA菌株的除草活性及对作物的安全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程海洋

作者: 程海洋;程亮;朱海霞;李娟;魏有海;郭青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草;除草活性;作物安全性;生物防治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24 年 33 卷 004 期

页码: 752-76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从青海省大通县达隆村农田采集自然感病的植物叶片并分离出真菌菌株,以密花香薷为靶标草,通过离体叶片和温室盆栽试验以及作物安全性评价,筛选获得1株具有较好除草活性的生防菌DT-XRKA.结果表明,离体叶片接种DT-XRKA 7 d后,密花香薷叶片上出现产3~4倍于菌饼大小的灰褐色病斑,病斑面积达到了整个叶片的50%以上,在接种处可见大量灰褐色的菌丝,中心黑色,边缘褐色,且叶片开始逐渐失绿变黄,病级达到5级.不同浓度(1.47×101~1.47× 104个/mL)的DT-XRKA孢子悬浮液对密花香薷的发病率达到67.84%~96.42%,病情指数为51.11~97.97,鲜质量防效达到52.44%~82.67%.作物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DT-XRKA菌株孢子悬浮液对油菜、白菜、番茄、黄瓜和辣椒安全.经形态学特征和rDNA-ITS序列分析将DT-XRKA鉴定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链格孢菌DT-DYLC菌株的除草活性及对作物的安全性. 程海洋,程亮,朱海霞,李娟,魏有海,郭青云. 2023

[2]分离菌株DT-08C的鉴定及其除草活性和对作物的安全性. 程海洋,程亮,朱海霞,李娟,魏有海,郭青云. 2023

[3]野燕麦病原真菌的鉴定及其除草活性和对作物的安全性. 程海洋,朱海霞,李娟,王信,程亮. 2024

[4]3株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液除草潜力的研究. 施生姣,宋维敏,程亮,魏有海. 2022

[5]内生真菌HL-1的除草活性及对作物的安全性. 程亮,郭青云. 2015

[6]出芽短梗霉菌菌株PA-2的除草活性及对作物的安全性. 李永龙,程亮,朱海霞,郭青云. 2014

[7]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 DT-15除草活性及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朱海霞. 2023

[8]芽孢杆菌复合菌群的构建及其对野燕麦除草活性研究. 张秀雨,马秀花,李玮,沈硕. 2022

[9]杂草致病菌株GD-0221的分离、鉴定与除草潜力. 李祥,朱海霞. 2022

[10]稻平脐蠕孢的分离、鉴定及对作物的安全性. 耿锐梅,张建萍,余柳青. 2008

[11]马唐生防真菌ZC201301的筛选及其致病力测定. 李健,李美,高兴祥,房锋. 2015

[12]50g/L双氟磺草胺悬浮剂对玉米田阔叶杂草的除草活性及安全性. 唐小飞,薛林,陈国清,郝德荣,冒宇翔. 2016

[13]34%砜嘧·噻吩磺隆WG对玉米田一年生杂草的除草活性及安全性. 孙卫永,陈国清,冒宇翔. 2015

[14]微生物除草剂研究概况与建议. 刘焕禄,刘亦学,刘晓琳,张学文,赵士敏. 2000

[15]温湿度对烟田杂草小蓟锈病菌夏孢子萌发的影响. 时焦,李永富,郑晓,徐宜民. 2007

[16]稻-鸭农作系统对稻田生物种群的影响. 禹盛苗,朱练峰,欧阳由男,许德海,金千瑜. 2008

[17]水葫芦象甲对外来杂草水葫芦的控制效果. 丁建清,陈志群,付卫东,王韧,张国良,吕旭健,方勇军,夏万青. 2001

[18]生物防治杂草的研究进展. 刘兴龙. 2009

[19]双斑柱萤叶甲的生物学及寄主专一性测定. 付卫东,彭澎. 2005

[20]杂草生防真菌的研究进展. 谢明,谭万忠,万方浩.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