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二醛胁迫对黑藻光合作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一鸿

作者: 胡一鸿;王梦龙;袁盛建;莫亿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戊二醛;黑藻;抗氧化酶活性;光合速率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13 年 32 卷 06 期

页码: 1143-11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戊二醛对常见沉水植物的危害,用含有0、1、5、10、50mg·L-1戊二醛的1/20 Hoagland营养液培养沉水植物黑藻,就不同浓度的戊二醛胁迫下黑藻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和MDA含量变化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戊二醛抑制叶绿素的合成或使其分解加速,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合速率下降;1、5mg·L-1的戊二醛处理1d和3d后,SOD活性上升;1、5、10mg·L-1的戊二醛处理1d和3d后,POD活性上升;经1mg·L-1戊二醛处理后,CAT活性均处于较高水平,但当戊二醛浓度大于等于5mg·L-1时,CAT活性与对照相比明显下降。经1mg·L-1戊二醛处理,MDA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经5、10、50mg·L-1戊二醛处理3d后,MDA含量上升。低浓度戊二醛胁迫后能诱导黑藻的抗氧化酶活性增加,随着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浓度的增大,抗氧化酶活性下降,但1mg·L-1戊二醛处理7d后,CAT活性没有下降,说明CAT对戊二醛的耐受能力较强。

分类号: X173

  • 相关文献

[1]丁草胺和苄嘧磺隆对2种沉水植物的生物毒性. 张泰劼,冯莉,田兴山,岳茂峰,崔烨. 2014

[2]基于戊二醛交联的4-SPCE电流型VP酶免疫传感器的研制. 马超,赵广英. 2010

[3]戊二醛对锦鲤的急性毒性研究. 董少杰,梁拥军,孙向军,杨广. 2012

[4]多壁碳纳米管/DMF复合物4-SPCE福氏志贺氏菌酶免疫传感器的研制. 唐维潞,赵广英,詹学佳. 2010

[5]鸡血清非特异性凝集1%戊二醛固定的鸡红细胞的研究. 龚玉梅,张培君,王宏俊,贺云霞,李淑芳. 2016

[6]纳米材料MCM-41的制备及其固定化酶的研究. 赵炳超,肖宁,马润宇,石波. 2006

[7]大卫1+1号消毒剂对禽流感病毒和大肠杆菌杀灭效果的实验观察. 李艳华,田国彬,李雁冰,包红梅,陈化兰. 2004

[8]介孔分子筛MCM-48固定化木瓜蛋白酶性质的研究. 赵炳超,马润宇,石波. 2005

[9]流式细胞计分析海洋微微型浮游生物:样品固定及贮存方法. 晁敏,张利华,张经. 2005

[10]植酸酶固定化条件的研究. 王成波. 2014

[11]不同性别杨树应答低氮胁迫的生理学研究. 李小冬,蔡璐,张瑜,王茜,王小利. 2016

[12]东乡野生稻根系抗氧化系统对冷胁迫的反应. 张成良,杨军,陈大洲,肖叶青. 2009

[13]不同浓度NaCl胁迫条件下马齿苋幼苗生长及叶片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 邢锦城,董静,赵宝泉,王茂文,刘冲,洪立洲. 2015

[14]玉米种子老化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刘建军,马俊华,孟俊文,王自霞,周小梅. 2013

[15]铜、锌离子对凯特杏膜脂过氧化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王雪,王学君,侯立群,李宗霖,赵平娟,万春燕,李桂凤. 2010

[16]三唑磷和氯氟氰菊酯对蚯蚓的联合毒性效应. 苏连水,杨桂玲,吴声敢,皮天星,王强. 2016

[17]经低温锻炼后荷花不同品种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差异分析. 李欣,江君,徐君,李静会,姜红卫. 2015

[18]低温胁迫对葡萄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王旺田,刘文瑜,姜寒玉,孙萍,苏万和,张金林. 2015

[19]外源Spd对低温胁迫下甜瓜幼苗光合与抗氧化特性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张永平,张红梅,顾海峰,张文献,范红伟,刁倩楠,张辉. 2018

[20]淹水胁迫及胁迫解除对甜瓜幼苗呼吸等生理代谢的影响. 张永平,刁倩楠,张文献,田守波,许爽,范红伟.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