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雄性不育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柏柯

作者: 王柏柯;李宁;唐亚萍;王强;杨涛;杨生保;帕提古丽;余庆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番茄;雄性不育;基因克隆;序列分析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2015 年 52 卷 11 期

页码: 2035-20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克隆番茄雄性不育基因,明确番茄雄性不育基因的突变信息。【方法】以番茄雄性不育系材料为试材,通过同源克隆的方法,将4个雄性不育的候选基因进行克隆。【结果】有3个候选基因在雄性不育系与可育系之间发生了突变,第一个突变基因Solycg001的序列全长为2 473 bp,只在925 bp处发生了一个单位点突变,由G颠换为A;第二个基因Solycg 002的序列全场为4 288 bp,有3个位点发生了单位点突变,分别为1 194处C颠换为A、1 211处A颠换为G、1 529处T颠换为C;第三个突变基因Solycg 003的序列全长为3479 bp,有4个位点发生了单位点突变,分别为849 bp处T颠换为C、1 855处C颠换为A、1 877处插入了一个C和2 123处A颠换为G。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第一个基因Solycg001是一个剪切体蛋白基因;第二个基因Solycg002是一个淀粉与蔗糖代谢通路中的酶;第三个基因Solycg003是一个核糖体基因。【结论】根据前人研究的进展,植物的雄性不育是由于淀粉及可溶性糖的代谢异常引起的,初步判断第二个基因Solycg002为不育目标基因。

分类号: S641.2

  • 相关文献

[1]两个不同来源的番茄GGPS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钟秋月,国艳梅,梁燕,王孝宣,杜永臣,朱德蔚,高建昌,戴善书. 2009

[2]白菜雄性不育相关新基因BcMF1的分离及特征分析. 王华新,王永勤,曹家树,向珣,余小林,叶纨芝. 2008

[3]番茄温敏雄性不育系T-4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王先裕,梁聪耀,邓廖芬,于分弟,刘政国,黄元姣,DU Yong-chen,ZENG Dong. 2011

[4]日本温敏型核质雄性不育系番茄的引进、转育及应用项目进展. 甘桂云,于分弟,陈宝玲,王先裕. 2014

[5]番茄雄性不育突变体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研究. 袁亦楠,朱德蔚,连勇,戴善书,陆长旬. 2000

[6]番茄长花柱型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张少丽,邵景成,胡志峰. 2011

[7]番茄雄性不育研究现状与展望. 李翔,李涛,宫超,黎振兴,孙光闻. 2023

[8]苗期有绿茎标记性状番茄雄性不育系的初步研究. 王柏柯,杨涛,杨生保,张贵仁,帕提古丽,余庆辉. 2012

[9]番茄雄性不育基因的SRAP分子标记定位. 王柏柯,李宁,唐亚萍,王强,杨涛,杨生保,帕提古丽,余庆辉,高杰. 2017

[10]番茄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邢虎成,宋燕,云兴福,李君明,周永健,徐和金. 2004

[11]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的番茄雄性不育基因定位. 王柏柯,李宁,唐亚萍,王强,杨涛,杨生保,帕提古丽,余庆辉,高杰. 2017

[12]番茄ps-2雄性不育品系的初步观察. 李君明,Bistra Atanassova,徐和金,周永健,杨宝军. 2002

[13]多花水仙WRKY转录因子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李欢,何炎森,李科,申艳红,吴用,陈晓静. 2014

[14]小麦锌指蛋白基因的克隆、序列与表达分析(英文). 万平,令利军,周文娟,张文俊,凌宏清,朱立煌,张相岐. 2004

[15]中国对虾血蓝蛋白基因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孙杰,王宝杰,孙姝娟,李晓华,姜珊,刘梅,蒋克勇,王雷. 2010

[16]紫色甘薯渝紫薯7号黄烷酮3-羟化酶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黄元射,舒田,毛景欣,陈敏. 2016

[17]烟夜蛾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与组织特异性表达. 罗梅浩,蔡永萍,赵艳艳,王甜甜,郭线茹,原国辉. 2012

[18]半夏凝集素基因的克隆与氨基酸序列初步分析. 张正英. 2012

[19]籽粒苋苹果酸酶基因克隆及分析. 李平,白云凤,张维锋. 2010

[20]马唐炭疽菌Colletotrichum hanaui三类Gα亚基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张勇,张震,邱海萍,王艳丽,王教瑜,孙国昌.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