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措施对我国草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石锋

作者: 石锋;李玉娥;高清竹;万运帆;秦晓波;金琳;刘运通;武艳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国;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管理活动;Meta分析

期刊名称: 草业科学

ISSN: 1001-0629

年卷期: 2009 年 26 卷 03 期

页码: 12-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基于中国期刊网和外文数据库以及《中国土种志》和《中国草地资源》等文献中有关我国草地管理措施及其土壤有机碳的数据,分析不同管理措施下草地土壤表层有机碳变化量。结果表明:由于各草地类型土壤质地、气候条件有所不同,因此在不同管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的年际变化量也存在着差异。其中,高寒草甸各管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变化范围最大为-5.62~1.26 t/(hm2.a),温性荒漠草原最小为-0.85~0.68t/(hm2.a),而其他草地类型有机碳年变化范围分别为温性草甸草原-3.74~0.68 t/(hm2.a),高寒草原-3.62~0.04 t/(hm2.a),温性草原-2.4~1.07 t/(hm2.a),暖性灌草丛-1.94~0.64 t/(hm2.a);同时,利用Meta分析法估算中国主要草地类型各管理措施下土壤碳年际变化量可以得出:过牧管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的年减少量最大[-2.34 t/(hm2.a)],重牧[-1.52 t/(hm2.a)]>轻牧[-0.54 t/(hm2.a)]>中牧[-0.49 t/(hm2.a)],而补播管理下土壤有机碳的年增加量最大[0.9 t/(hm2.a)],围封、禁牧2种管理措施次之,分别为0.48和0.19 t/(hm2.a)。可见,我国草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年变化量在不合理管理方式下对草地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具有不利影响,而补播、禁牧则有益于中国草地的固碳作用。

分类号: S812.2

  • 相关文献

[1]秸秆还田条件下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王旭东,庄俊杰,刘冰洋,李帅帅,赵鑫,刘洋,张海林. 2020

[2]耕作深度调控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陈曦,张彦军,邹俊亮,李天姿,于媛,李晶. 2024

[3]中国农田管理土壤碳汇估算. 金琳,李玉娥,高清竹,刘运通,万运帆,秦晓波,石锋. 2008

[4]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II土壤固碳潜力估算. 梁二,蔡典雄,代快,张丁辰,冯宗会,刘爽,王燕,王小彬. 2010

[5]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I驱动因素分析. 梁二,蔡典雄,代快,张丁辰,冯宗会,刘爽,王燕,王小彬. 2010

[6]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Ⅱ土壤固碳潜力估算. 梁二,蔡典雄,代快,张丁辰,冯宗会,刘爽,王燕,王小彬. 2010

[7]中国主要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比较. 王大鹏,王文斌,郑亮,罗雪华,邹碧霞,张永发,吴小平. 2014

[8]中国陆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梁二,蔡典雄,张丁辰,代快,冯宗会,刘爽,王燕,王小彬. 2010

[9]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Ⅰ驱动因素分析. 梁二,蔡典雄,代快,张丁辰,冯宗会,刘爽,王燕,王小彬. 2010

[10]准时生产与库存对轮胎生产成本的影响研究-以卡莱轮胎公司为例. 董鹏,王建华,魏宏杰,李潮,王桂芬. 2012

[11]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研究进展. 温超,陈海军,晔薷罕,张璞进,木兰,单玉梅. 2016

[12]草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机理及影响因素. 陈先江,王彦荣,侯扶江. 2011

[13]藏北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刘兴元,王玮. 2013

[14]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前瞻. 高雅,林慧龙. 2014

[15]放牧生态系统家畜牧食行为研究进展. 丁路明,龙瑞军,郭旭生,尚占环. 2009

[16]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刘兴元,龙瑞军,尚占环. 2011

[17]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刘兴元,牟月亭. 2012

[18]天祝高山草地生态系统中氮营养的效率. 王钦,贾笃敬. 1991

[19]西北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评价初探. 金樑,高亚敏,崔光欣,王平,杨磊,王晓娟. 2006

[20]低碳农业研究进展. 魏斌,张灵菲,葛庆征,张卫国,江小雷.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