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长度日的紫花苜蓿生育期预测模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博

作者: 徐博;王英哲;徐安凯;孙启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紫花苜蓿;基点温度;生长度日;模拟模型

期刊名称: 草业科学

ISSN: 1001-0629

年卷期: 2016 年 33 卷 01 期

页码: 93-1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2014年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草地研究所试验田开展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植试验数据,建立基于生理发育时间和生长度日的生育期模型,再利用气象站观测数据资料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紫花苜蓿从返青至分枝的发育基点温度为5℃;从分枝至现蕾为16℃;从现蕾至开花为18℃;从开花至结荚为23℃。以此为依据建立紫花苜蓿植株发育的动态模拟模型,以各生育期发育基点温度确定返青期至分枝期、分枝期至现蕾期、现蕾期至开花期、开花期至结荚期所需的生长度日(Growing degree days,GDD)分别为38.18、90.16、76.6、23.96℃·d。参试的5个紫花苜蓿品种的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在1.1~2.72 d,相对误差(RE)范围在9.48%~17.87%,该模型的实测值与预测值较为吻合,适用于紫花苜蓿生育期的预测模拟。

分类号: S541.9

  • 相关文献

[1]设施栽培杏鲍菇生长模拟模型研究. 胡清秀,管道平,杨昕,张金文,张志鸿,柯丽娜. 2010

[2]基于不同生长度日的刈割对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产量、品质和越冬率的影响. 杨秀芳,梁庆伟,张晴晴,娜日苏,潘翔磊. 2019

[3]秋季刈割对紫花苜蓿主根贮藏有机物质的影响. 王英哲,徐博,孙雨坤,徐安凯,孙启忠. 2016

[4]小麦越冬前阶段发育与热效应、形态建成的关系. 王军强,牛俊义,樊廷录,刘建华,魏玉杰,陈志国,邱晓庆. 2009

[5]东北地区春玉米生育期内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淮贺举,孙宁,史磊刚,李奇峰,胡海棠,陶欢,李存军. 2020

[6]基于生长度日的冬小麦植株氮浓度监测. 赵钰,李振海,杨贵军,王建雯,段丹丹,杨武德,冯美臣. 2019

[7]京研迷你2号黄瓜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分析. 钱婷婷,于喜燕,郭新宇,杨月英,陆声链. 2010

[8]黑龙港流域典型地区6-9月水热变化特征. 刘朋程,郭安强,王占彪,崔海英,郝洪波,李明哲. 2020

[9]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作物生物量积累模型. 高阳,段爱旺,邱新强,张俊鹏,陈金平. 2010

[10]不同水稻品种器官形态和产量形成差异研究(英文). 严定春,王勋,L.T.Wilson. 2012

[11]基于生长期和累积生长度日的龙眼果树催花法. 李虹,王徐彤,林清火,赵凤亮. 2015

[12]同水稻品种器官形态和产量形成差异研究. 严定春,王勋,L.T.Wilson,Y. Yang. 2012

[13]不同水稻品种器官形态和产量形成差异研究(英文). 严定春,王勋,L.T.Wilson. 2012

[14]小麦发育期动态模拟模型的研究. 冯利平,高亮之,金之庆,马新明. 1997

[15]基于异速生长关系的棉籽油分含量模拟模型. 李文峰,李超,周治国,孟亚利. 2012

[16]基于异速生长关系的棉籽蛋白质含量模拟模型. 李文峰,李超,周治国,孟亚利. 2011

[17]基于生物量的辣椒果实几何参数模拟分析. 赵泽英,岳延滨,聂克艳,李莉婕,彭志良,孙长青,王瑞永. 2012

[18]基于物联网的温室红椒发育模拟模型. 姜晓剑,曹继文,王磊明,刘乃森,徐海斌. 2015

[19]虚拟作物研究现状及展望. 潘宗瑾,王为. 2009

[20]油菜发育动态模拟模型. 刘洪,金之庆.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