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虾热休克蛋白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在发育时期的表达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边雪琼

作者: 边雪琼;任宪云;王君霞;贾少婷;郭建军;赵旷诚;刘萍;李健;李吉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日本对虾;热休克蛋白;发育时期;表达规律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2095-9869

年卷期: 2024 年 45 卷 006 期

页码: 119-1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热休克蛋白(HSP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细胞的亚细胞区室中具有高度保守性的蛋白质,具有参与蛋白质折叠、蛋白质修复和免疫等多种功能,在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hsp基因家族特征及在胚胎发育时期的表达特征,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日本对虾hsp进行鉴定,并对其结构域、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和在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征进行分析,鉴别出15个Pjhsp基因,包括1个Pjhsp10、2个Pjhsp20、2个Pjhsp40、1个Pjhsp60、6个Pjhsp70和3个Pjhsp90,其中,7个蛋白的理化性质较稳定,不稳定系数小于40;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7个Pj HSP定位到细胞质,2个定位到细胞核,2个定位到细胞外基质,2个定位到内质网,2个定位到线粒体。Pjhsp基因家族中Pjhsp40-15.349、Pjhsp70-39.287和Pjhsp70-1.298等在胚胎时期大量表达;Pjhsp20、Pjhsp70-3.662、Pjhsp70-15.369、Pjhsp70-32.916和Pjhsp90-12.759等在幼体发育时期大量表达。本研究明确了日本对虾hsp家族的基因特征、系统进化关系及其在发育时期的表达规律,丰富了日本对虾hsp家族的基础信息,为进一步探讨该家族在日本对虾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提供了参考。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过氧化氢对日本对虾幼虾的急性毒性试验. 曾红,林能锋,张文焕,傅文庆. 2006

[2]亚硝酸氮对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幼虾的急性毒性试验. 曾红,林能锋,张文焕,傅文庆. 2006

[3]检测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与宿主细胞结合的荧光素标记法. 冯书营,黄倢,张仕璀. 2004

[4]棉铃虫中肠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对新疆一枝蒿黄酮提取物和萜类提取物的响应. 何海,朱燕,刘宁,晁群芳,刘小宁. 2012

[5]獭兔CREB1基因的编码区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规律分析. 陈阳,秦立志,赵博昊,胡帅帅,穆琳,翁巧琴,鲍国连,吴信生. 2018

[6]新疆一支蒿提取物诱导棉铃虫解毒酶P450 CYP6B6的表达规律. 何海,刘宁,朱燕,刘小宁. 2013

[7]精氨酸激酶研究进展. 黄丽娜,刘宁,赵洁,马纪,刘小宁. 2015

[8]肽聚糖制剂对日本对虾非特异免疫因子的作用. 王秀华,宋晓玲,黄倢. 2004

[9]荧光定量RT-PCR检测滩羊H-FABP基因表达规律及与肌内脂肪相关性研究. 岳彩娟,额尔和花,柴君秀,谢秀兰,李颖康. 2017

[10]贵州黑山羊ADIPOQ基因组织表达分析及脂肪中表达规律研究. 杨洋,陈浩林,徐敏,倪锴. 2020

[11]‘兴国灰鹅’均衡生产VIP基因的表达规律. 武艳平,刘林秀,康昭风,黄江南,季华员. 2016

[12]用DNA斑点杂交法检测对虾及其饵料和环境生物携带白斑综合症病毒状况的调查. 宋晓玲,史成银,黄倢,张立敬. 2001

[13]双歧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分离及其对二种海产动物免疫活性的影响. 宋晓玲,杨绪彤,偲瀚文,王秀华,周进,陈国福. 2005

[14]日本对虾养殖群体两个世代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胡龙洋,栾生,毛勇,钟声平,孔杰. 2014

[15]肌注和口服药饵麻保沙星在日本对虾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 李晖,李健,孙铭,梁俊平. 2013

[16]日本对虾Bcl-2基因的cDNA克隆与抗寒功能研究. 邵慧鑫,任宪云,于振兴,李健,刘萍. 2022

[17]硝酸纤维素膜印迹法测定对虾微量血淋巴碱性磷酸酶相对活性. 王秀华,杨冰,黄倢,雷质文. 2002

[18]贵州黑山羊FGF10基因克隆及其在肌肉和脂肪组织中表达规律分析. 杨洋,袁超,龙勇,肖文. 2023

[19]澳洲坚果MibZIP1基因克隆及表达规律分析. 宋海云,张涛,贺鹏,郑树芳,王立丰,王文林. 2023

[20]从江香猪CAST基因的组织时序表达规律分析. 张富林,杨洋,杨启会,孔德顺.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