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害虫防治的新途径——化学生态防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宗懋

作者: 陈宗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树害虫;防治;化学生态;昆虫;性信息素;互利素

期刊名称: 茶叶

ISSN: 0577-8921

年卷期: 2005 年 31 卷 02 期

页码: 4-7

摘要: 本文介绍了应用化学生态学原理进行茶树害虫防治的目前进展和发展前景。重点介绍了应用昆虫性信息素和茶树挥发性互利素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在昆虫性信息素的应用上,主要利用人工模拟的雌性害虫的性信息素来引诱同种害虫的雄性害虫以达到预测和迷向防治的目的。在茶树挥发性互利素的应用上,当害虫危害茶树后,害虫的口腔分泌物中的酶类会由叶片的伤口进入茶树组织内而使茶树体内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挥发性化合物。这种新的挥发性化合物对这些害虫的天敌有很强的引诱作用,而对害虫却没有或只有很弱的引诱活性,通过这类化合物可以使天敌很容易找到它扑食或寄生的害虫的位置,为天敌寻觅到害虫提供了线索,同时为被害的茶树提供了保护.应用化学生态学进行害虫的防治尽管还没有在生产上达到应用的程度,但前景辉煌。

分类号: S435.711

  • 相关文献

[1]茶树害虫性信息素研究与应用进展. 罗宗秀,蔡晓明,边磊,李兆群,陈宗懋. 2016

[2]昆虫性信息素在蔬菜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刘勇,陈绍祥,徐志德,戴建平,程成,文吉辉,薛洪楼. 2008

[3]利用昆虫性信息素防治辣椒斜纹夜蛾. 刘勇,罗源华,戴建平,文吉辉. 2009

[4]信息素迷向技术防治苹果蠹蛾试验初报. 魏玉红,罗进仓,周昭旭,刘月英. 2010

[5]性信息干扰素(PB-ROPEL)防治棉红铃虫试验. 杨可胜,程福如,潘泽义,凌君扬,宋加祥,朱加保,刘方志,郑曙峰,野村裕子,青山勉. 2001

[6]蚜虫和潜叶蝇对不同颜色的趋性. 陈春华,王连平,茹水江,金立新. 2007

[7]化学通讯在松材线虫侵染和扩散中的作用. 成新跃,徐汝梅,谢丙炎. 2005

[8]茶树-害虫-天敌间的化学信息联系. 陈宗懋,许宁,韩宝瑜,赵冬香. 2003

[9]龟纹瓢虫对茶树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亓黎,江丽蓉,秦华光,韩宝瑜,王荣富. 2008

[10]茶尺蠖绒茧蜂对茶梢挥发物的EAG和行为反应. 黄毅,韩宝瑜,唐茜,徐欢,汪云刚. 2009

[11]茶树释放的挥发性互利素是一种间接抗虫机制. 陈宗懋,许宁. 2000

[12]茶梢和茶花主要挥发物对门氏食蚜蝇和大草蛉引诱效应. 韩宝瑜,周成松. 2004

[13]我国茶园昆虫信息素应用研究进展. 韩宝瑜. 2007

[14]湖南省茶树害虫名录. 张觉晚,肖能文,袁通政,邓欣. 2003

[15]一种茶树害虫新记录-蕾宙尺蛾. 王志博,姜楠,殷坤山,唐美君,李红,肖强. 2019

[16]茶树主要害虫研究进展. 杨妮娜,黄大野,万鹏,曹春霞. 2019

[17]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茶树害虫的生物活性与残留降解. 王运浩,万海滨,薛玉柱,夏会龙,陈宗懋. 1991

[18]天敌友好型LED杀虫灯应用技术. 边磊,苏亮,蔡顶晓. 2018

[19]有机茶生产及其关键技术害虫生物防治研究. 吴光远,曾明森,王庆森,余素红. 2008

[20]茶树叶片“千疮百孔”之元凶——黑足角胸肖叶甲和毛股沟臀肖叶甲. 周孝贵,肖强,余玉庚,孟泽洪.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