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珠穆沁羊DGAT1、NR6A1、MAN1A1基因多态性与其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晋华

作者: 张晋华;尚明玉;胡文萍;张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绵羊;DGAT1基因;NR6A1基因;MAN1A1基因;生长性状

期刊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9 期

页码: 3312-33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试验旨在探究甘油二酯酰基转移酶(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 1,DGAT1)基因g.13504098 C>T位点、核受体辅抑制子1(nuclear receptor subfamily 6 group A member 1,NR6A1)基因g.11204707 A>C位点和α-甘露糖苷酶(alpha-mannosidase, MAN1A1)基因g.18795097 C>T位点的多态性与乌珠穆沁羊生长性状之间的关系,为高产乌珠穆沁羊分子选育提供新的遗传标记。运用Sequenom MassARRAY?SNP技术对乌珠穆沁羊DGAT1、NR6A1和MAN1A1基因的3个多态位点g.13504098 C>T、g.11204707 A>C和g.18795097 C>T进行检测,同时利用线性混合模型分析基因型与其4、6月龄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显示,在这3个位点中均检测到3种基因型,具体为:g.13504098 C>T位点的基因型为:CC、CT和TT,优势基因型为CC(0.49),优势等位基因为C(0.70);g.11204707 A>C位点的基因型为:AA、CA和CC,优势基因型为AA(0.54),优势等位基因为A(0.73);g.18795097 C>T位点的基因型为:CC、TC和TT,优势基因型为TC(0.51),优势等位基因为C(0.55)。卡方检验显示,g.13504098 C>T、g.11204707 A>C和g.18795097 C>T位点在乌珠穆沁羊群体中均处于哈代-温伯格(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群体遗传学分析表明,这3个位点在乌珠穆沁羊种群中属于中度多态性(0.25T位点与乌珠穆沁羊4、6月龄的体重、体高、胸围、管围及6月龄的胸宽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g.11204707 A>C位点与乌珠穆沁羊4、6月龄的体高、体斜长及4月龄的体重、6月龄的胸围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6月龄的体重、管围均呈显著相关(P<0.05);g.18795097 C>T位点与乌珠穆沁羊4月龄的体高、6月龄的胸围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4月龄的体重、胸围以及6月龄的胸宽均呈显著相关(P<0.05)。综上所述,DGAT1基因g.13504098 C>T、NR6A1基因g.11204707 A>C和MAN1A1基因g.18795097 C>T位点多态性与乌珠穆沁羊群体部分生长性状具有显著的关联性,可以作为乌珠穆沁羊遗传选育的候选分子标记。

分类号: S826.2

  • 相关文献

[1]绵羊FUT8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冯勉,尚明玉,毕亚珍,胡文萍,张莉. 2022

[2]6个绵羊群体MC4R基因CRS-PCR多态性及其与湖羊、东湖杂交羊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王春玲,茆达干,曹少先,张俊,孟晨玲,方永飞,朱冬冬. 2014

[3]山东省地方绵羊品种间表型与遗传关系分析. 苑存忠,马月辉,王建民,尚友国,张宁波,李建平. 2006

[4]湖羊、东湖杂种羊POMC基因外显子3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王春玲,孟晨玲,曹少先,张俊,孟春花,王慧利,方永飞,朱冬冬,茆达干. 2013

[5]MSTN基因g+6723G>A位点与胴体体尺、不同部位肌肉重等胴体性状的关联分析. 雷熙,刘晨曦,贺三刚,彭新荣,毛林军,刘明军,齐•阿拉达尔. 2022

[6]山羊NR6A1基因多态性与产羔性能的关联分析. 王唯,江炎庭,欧阳依娜,储明星,洪琼花. 2021

[7]高产大花生及其高油突变体DGAT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房超琦,杨传得,于洪涛,唐月异,王秀贞,吴琪,王传堂,王丕武. 2011

[8]DGAT基因多态性的研究现状. 王颜颜,托乎提·阿及德,肖海霞,王金富. 2010

[9]中国不同牛种DGAT1基因遗传多样性及经济性状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王思伟,王学清,王昆. 2019

[10]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1基因的研究进展. 刘文艳,王长法,仲跻峰,刘顺德. 2010

[11]牛DGAT1基因的K232A取代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及对部分胴体性状的影响. 徐秀容,高雪,许尚忠,张英汉,任红艳. 2006

[12]牛DGAT1基因K232A取代对3个品种奶牛群体部分经济性状的影响(英文). 徐秀容,高雪,许尚忠,张英汉,李俊雅,任红艳. 2006

[13]通径分析在紫花苜蓿农艺性状分析中的应用. 向清华,邓蓉,张定红,梁应林,罗启华. 2010

[14]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刘永新,周勤,张红涛,姜长波,张福崇. 2014

[15]不同模型估计牙鲆家系间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比较分析. 刘永新,刘海金. 2010

[16]9%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在夏花生上应用田间试验报告. 董炜博. 2002

[17]关岭黄牛POMC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徐龙鑫,朱丽莉,张麟,刘镜,何光中. 2016

[18]广西河池点甘蔗品种区域试验研究. . 2013

[19]贵州小香鸡GH基因SNP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黄波,刘若余,艾蓉,田海蓉. 2012

[20]桂中蔗区不同施氮水平对甘蔗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刘永贤,梁鸿宁.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