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钾水平对小麦产量和氮·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武际

作者: 武际;郭熙盛;王允青;张祥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氮;钾;小麦;养分吸收;产量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9 年 37 卷 24 期

页码: 11469-11470+114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为氮、钾肥在小麦生产中的科学施用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钾水平对小麦产量和氮、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处理N210K150的小麦产量最高,达7 950.0 kg/hm2。单独施用钾肥的增产幅度为5.89%~11.00%。氮肥用量为180、210和240 kg/hm2时,钾肥的增产幅度分别达17.87%~26.62%、19.18%~27.10%和20.12%~28.18%,不施钾肥时,氮肥的增产幅度为9.41%~11.67%。钾肥用量为75和150 kg/hm2时,氮肥的增产幅度分别为72.54%~84.42%和76.81%~87.61%。施氮量、施钾量和氮钾交互作用对烟农19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82.90%、14.63%和2.47%,不施钾肥时,氮素的吸收利用率为38.61%~45.16%;钾肥用量为75和150 kg/hm2时,氮素的吸收利用率分别为40.82%~48.68%和43.87%~50.71%。不施氮肥时,钾素的吸收利用率为8.79%~12.84%;氮肥用量为180、210和240 kg/hm2时,钾素的吸收利用率分别为11.24%~12.60%、16.87%~17.90%和16.27%~16.34%。[结论]单独施用氮、钾肥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合理配施氮钾肥的效果更好。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氮·钾配施对小麦产量的调控效应. 武际,郭熙盛,王允青,杨晓虎. 2006

[2]北京地区3种冷季型禾本科草坪草生物量及养分吸收动态的研究. 刘艺杉,刘自学,李晓光,张自和. 2008

[3]氮磷钾缺乏对甘薯前期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宁运旺,马洪波,许仙菊,汪吉东,张辉,许建平,陈杰,张永春. 2013

[4]养分管理对北京地区常见高尔夫球场球道用午夜早熟禾生长影响的研究. 李晓光,赵林萍,刘艺杉,张自和. 2006

[5]有机肥在基质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崔崧,韩晓日,邹国元,张海泉,樊平. 2005

[6]磷酸二铵对大豆超高产品种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赵玉昆,张惠君,敖雪,王海英,王文斌,宋书宏,谢甫绨. 2014

[7]等镁条件下施用钾、钙对土壤养分和烤烟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高华军,王五权,周柳强,林北森,罗刚. 2016

[8]施钾量对花生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彭智平,吴雪娜,于俊红,黄继川,徐培智. 2013

[9]连续施用磷钾肥对油菜、玉米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武际,郭熙盛,李孝勇,王文军,朱宏斌. 2005

[10]皖南红黄壤地区连续施用磷钾肥对油菜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武际,郭熙盛,朱宏斌,王文军. 2006

[11]氮磷钾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何天久,李其义,吴巧玉,吕树明,雷尊国,夏锦慧. 2014

[12]氮磷钾配施对杂交玉米新品种黔单21产量的影响. 陈林,朱青,陈正刚,李剑. 2009

[13]施磷量对旱地小麦氮磷钾和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王荣辉,王朝辉,李生秀,王西娜,李华. 2011

[14]高密度直播油菜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影响因素. 余常兵,胡小加,李银水,廖星,张树杰,和晖,程雨贵,张宗急. 2013

[15]氮、钾运筹对设施番茄产量、果实硝酸盐含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董环,娄春荣,王秀娟,赵颖,何志刚. 2019

[16]不同肥料配施根瘤菌剂对大豆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刘迎春,丁素荣,周学超,生国利,刘畅. 2015

[17]氮、磷、钾、硼肥施用对甘蓝型杂交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邹小云,陈伦林,李书宇,邹晓芬,张建模,宋来强. 2011

[18]生长后期滴灌施氮钾肥不同用量对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英文). 臧小平,何应对,孙光明,魏长宾,张承林. 2013

[19]干旱区鹰嘴豆的氮磷钾肥最优施用量. 赵永峰,王斐,关耀兵,牛永岐,周丽蕾. 2019

[20]氮磷钾肥施用对甘蓝型春油菜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月梅.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