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亚热带玉米与温带玉米杂交F_1代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田迅

作者: 田迅;朝格图;董海合;王芳;李秀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性状;灰色关联度

期刊名称: 哲里木畜牧学院学报

ISSN: 1008-5149

年卷期: 2000 年 04 期

页码: 11-15

摘要: 本文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对热带亚热带玉米与温带玉米杂交F1代 15个主要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单株产量与各性状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穗重r2 >百粒重r3>粒行数r5>行粒数r4 >穗粗r7>穗位叶叶绿素含量r15>穗长r6>株高r8>播种—散粉期天数r13>穗位高r9>播种—抽丝期天数r12 >穗位叶丙二醛含量r16>单株叶面积r10 >茎秆韧皮强度r11>散粉—抽丝期间隔天数r14 。与产量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性状是 :穗位叶叶绿素含量、株高、播种—散粉期天数、播种—抽丝期天数、穗位高和单株叶面积。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新品种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张烈,贾天慧,木玉莲. 2003

[2]西藏高原玉米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胡单,曾兴权,王建林. 2002

[3]灰色关联度分析在鲜食花生新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刘水东,姜永平,何林池,郝德荣,邢建美,黄昭平,周金凤. 2009

[4]广西三熟制地区早熟油菜产量与其构成的主要性状关联度分析. 李云娟,钟丽,张宗急,明日,毛玲莉. 2023

[5]晚熟玉米杂交种灰色关联度分析. 荆绍凌,孙志超,赵树仁,郭昕. 2006

[6]甜荞品系的产量相关因素分析. 张春明,张耀文,赵雪英,李秀莲. 2011

[7]苦荞产量与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评价. 陈稳良,赵雪英,李秀莲,梁改梅,朱慧军. 2009

[8]掐尖大豆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王囡囡. 2010

[9]吉林省中晚熟玉米杂交种产量与各性状间灰色关联度分析. 孙志超,荆绍凌,郭昕,赵树仁. 2006

[10]不同苜蓿品种若干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于淑梅,耿慧,卢占江,李洪涛,庞建国. 2008

[11]灰色关联度对改良后CIMMYT群体自交系产量与相关性状的分析. 张庆娜,傅迎军. 2014

[12]中晚熟玉米杂交种灰色关联度分析. 孙志超,荆绍凌,郭昕,赵树仁. 2006

[13]玉米杂交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王永行,王瑞莲,韩凤英,康洪彪,杨毅成,许有刚,张娟. 2015

[14]玉米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石志斯,陈辉云,莫云锦,张宗急. 2015

[15]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倪正斌,孙扣忠,孙红芹,万林生,孙明法. 2017

[16]玉米产量与其相关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王建迎,张慧兰,杨宏. 2002

[17]玉米不同时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灰色关联度与聚类分析. 张文英,柳斌辉,杨国航,彭海城,栗雨勤. 2008

[18]西南区玉米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王秀全,何丹,张华,卢庭启,蒋晓芳,庞启华. 2015

[19]玉米杂交组合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刘忠祥,寇思荣,何海军,王晓娟,周玉乾,李志明,杨彦忠. 2011

[20]玉米抗旱性状与株型性状的关联度分析. 董红芬,李洪,霍成斌,李爱军,阎晓光.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