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范丙全
作者: 范丙全;刘巧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免耕;少耕;秸秆还田;土壤微生物;溶P微生物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05 年 13 卷 03 期
页码: 130-13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试验研究保护性耕作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及其溶P特性结果表明,免耕和秸秆还田均能促进土壤麦角固醇的增加,而少耕却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耕作方式间土壤有机碳水平无明显差异,但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免耕处理土壤微生物量显著增加,深耕处理土壤微生物量则较低,秸秆还田微生物量显著高于无秸秆对照。浅耕处理溶P细菌数量最高,免耕最少,但少耕和免耕处理溶P微生物的溶P能力大于深耕及浅耕,秸秆还田对溶P微生物群体和高效溶P菌生长均有促进作用。
分类号: S154.3
- 相关文献
[1]大豆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 盖志佳,刘婧琦,刘爱群,韩德贤,赵桂范,唐晓东,刘伟婷,张敬涛. 2013
[2]广东省水稻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 任小平,王荣辉,胡学应,区颖刚,唐湘如,杨丹彤. 2019
[3]水稻少免耕技术研究Ⅱ高产的系列配套技术. 杜金泉,帅志希,胡开树,高德伟,刘全丰. 1992
[4]水稻少免耕技术研究 Ⅰ、稻作少免耕类型、生产效应及前景的探讨. 杜金泉,方树安,蒋泽芳,罗文鼎,邹朝全. 1990
[5]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保护性耕作项目研究进展. 任小平,区颖刚,杨丹彤,唐湘如,胡建广. 2015
[6]阜蒙县保护性耕作模式对比分析. 钟钢. 2024
[7]不同耕作方式对辽西地区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董智,董俊,张晓红,刘洋,苏建党,侯志研,张旭. 2022
[8]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探讨. 郭瑞,季书勤,王汉芳. 2007
[9]少耕法与免耕法的发展历程与前景. 韩成伟,王玮,李时群. 2008
[10]耕作及残茬管理对作物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贾树龙,孟春香,任图生,杨云马. 2004
[11]玉米免耕秸秆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董立国,袁汉民,李生宝,袁海燕,潘占兵. 2010
[12]免耕覆膜增加中度盐碱土团聚体有机碳和微生物多样性. 卢闯,张宏媛,刘娜,张晓丽,逄焕成,李玉义. 2019
[13]水稻-油菜周年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高杜娟,刘兴录,兰志斌,赵杨,陈友德,周斌,吕艳梅,罗先富,唐善军. 2021
[14]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李升东,王法宏,司纪升,孔令安,刘建军,冯波,张宾. 2009
[15]免耕对湘西烟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及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田峰,李明德,陈前锋,刘琼峰. 2014
[16]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及机具分析. 班春华. 2012
[17]长期免耕秸秆还田对寒地土壤有机碳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蔡丽君,张敬涛,刘婧琦,盖志佳,郭震华,赵桂范. 2021
[18]不同耕作措施对雨养冬小麦碳足迹的影响. 李萍,郝兴宇,宗毓铮,古润生,贾绍辉,董琦,郭李萍. 2017
[19]免耕种植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宋勇,王宇先,赵蕾,徐妍,王冰雪,高盼,徐莹莹,杨慧莹. 2021
[20]保护性耕作对山地结球甘蓝生长和土壤CO_2含量的影响. 鲁耀,段宗颜,胡万里,陈拾华,陈宝红.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磷肥用量对土壤中溶磷青霉菌P8接种效果的影响
作者:闫庚戌;范丙全
关键词:磷肥用量;溶磷青霉菌P8;接种效果
-
一株高效拮抗向日葵菌核菌的细菌菌株YC16的筛选及其作用效果研究
作者:刘彩月;程明芳;江红梅;赵福宽;范丙全
关键词:向日葵;菌核菌;解淀粉芽孢杆菌;防治效果;增产作用
-
化肥与绿肥配施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闫庚戌;范丙全
关键词:土壤;施肥;微生物多样性
-
大棚蔬菜种植年限、种植茬口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作者:闫庚戌;范丙全
关键词:蔬菜;种植年限;种植茬口;土壤微生物
-
一株耐盐溶磷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生物肥料的应用效果
作者:江红梅;殷中伟;史发超;刘彩月;程明芳;范丙全
关键词:草酸青霉菌;溶磷作用;耐盐;促生效果;有机酸;植物激素
-
一株耐盐日本曲霉的筛选及其溶磷促生作用
作者:江红梅;殷中伟;史发超;刘彩月;范丙全
关键词:日本曲霉菌;溶磷作用;促生效果;有机酸;植物激素
-
我国生物肥料研究与应用进展
作者:范丙全
关键词: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