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SMV株系的鉴定及其抗源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大刚

作者: 王大刚;李华伟;智海剑;田震;胡晨;胡国玉;黄志平;张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大豆花叶病毒;株系鉴定;抗源筛选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14 年 36 卷 03 期

页码: 374-3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安徽省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株系的最新组成、分布及消长动态,以及筛选对流行株系的抗性种质,2009-2010年广泛采集安徽省各大豆主产区疑似SMV病样461份,采用生物学及血清学方法鉴定得到83个SMV分离物。用全国统一的10个鉴别寄主对这些分离物进行鉴定,共鉴定出14个SMV株系,如SC3~SC9、SC11、SC13~SC15、SC17、SC19和SC22,其中SC5、SC11、SC14、SC15、SC17、SC19和SC22是本研究在大豆主产区新发现的。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SMV株系SC3和SC7仍为目前安徽省大豆产区的流行株系,分别占分离物总数的16.9%和25.3%;其次为新发现的强毒株系SC15,在安徽省也有较为广泛的分布,比率为12.1%。针对流行株系SC3和SC7的抗源筛选结果表明,来自参加安徽省区试的149份资源中有中作J8023、中黄45、L85-2308、中涡47号和濉科13等5份材料对SC3表现高抗,中黄45、宿03-4-1-4和鲁06-7等9份材料对SC7表现高抗;参加我国南方区试的95份种质资源中有13份对强毒株系SC15表现抗病,占鉴定品种的13.7%。本研究明确了安徽省大豆产区的流行株系及变化趋势,筛选出针对SMV流行株系的抗源,为培育抗病品种和抗病品种布局提供了依据。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大豆抗大豆花叶病毒研究进展. 王大刚,智海剑,张磊. 2013

[2]黄淮区大豆花叶病毒株系组成与分布. 尚佑芬,赵玖华,杨崇良,李长松,路兴波,辛相启,罗瑞梧. 1999

[3]黄淮中北部大豆花叶病毒株系的鉴定与分布. 郭东全,智海剑,王延伟,盖钧镒,周新安,杨崇良,李凯,李海朝. 2005

[4]我国大豆孢囊线早抗源筛选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崔文馥. 1998

[5]大豆花叶病毒(SMV)株系SC4和SC8的抗性遗传分析. 王大刚,马莹,刘宁,郑桂杰,杨中路,杨永庆,智海剑. 2012

[6]皖豆33对SMV株系SC3的抗性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定位. 王大刚,陈圣男,黄志平,于国宜,吴倩,胡国玉,李杰坤. 2019

[7]大豆有翅蚜传播大豆花叶病毒的趋势研究. 赵彤华,洪玲,钟涛,徐蕾,许国庆. 2023

[8]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6和SC17抗病基因的精细定位. 杨永庆,郑桂杰,智海剑,李小红. 2013

[9]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性基因发掘及分子育种研究进展及展望. 张雪,罗俊杰,欧巧明,何瑞,李兰兰,祁旭升. 2022

[10]大豆对SMV3号株系的抗性遗传分析及抗病基因的RAPD标记研究. 郑翠明,常汝镇,邱丽娟. 2001

[11]大豆品系抗SMV评价及亲本来源分析. 王大刚,陈圣男,李杰坤,吴倩,胡国玉,黄志平. 2018

[12]SMV侵染对大豆内源激素平衡的影响. 刘丽君,吴俊江,高明杰,李文华. 2000

[13]大豆SMV3号株系抗病基因的SSR标记. 滕卫丽,李文滨,邱丽娟,韩英鹏,赵桂云,关荣霞,常汝镇. 2006

[14]大豆干种子中大豆花叶病毒的RT-PCR检测. 王杰,王晓鸣,黄丽丽. 2005

[15]大豆花叶病毒病研究进展. 郑翠明,常汝镇,邱丽娟. 2000

[16]鲜食大豆对SMV株系SC9的抗性遗传及等位性分析. 杨清华,傅旭军,金杭霞,郁晓敏,朱丹华,袁凤杰. 2018

[17]与大豆SMV3号株系抗性相关的分子标记的鉴定. 栾晓燕,李宗飞,满为群,白羊年,马岩松,刘鑫磊,郑宝香,杜维广. 2006

[18]鲁豫皖大豆产区大豆花叶病毒株系的鉴定及动态变化分析. 王大刚,田震,李凯,李华伟,黄志平,胡国玉,张磊,智海剑. 2013

[19]国家大豆区域试验品种对SMV和SCN的抗性分析. 李凯,刘志涛,李海朝,张锴,王成坤,任锐,卢为国,智海剑. 2013

[20]193份大豆品系对SMV抗性鉴定与分子标记检测. 王大刚,陈圣男,黄志平,吴倩,胡国玉,李杰坤.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