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稻资源‘热粳35’重要农艺性状的QTLs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兴星

作者: 李兴星;郑剑;周军杰;秦小健;南文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SSR;籼粳杂种;农艺性状;QTLs定位

期刊名称: 植物生理学报

ISSN: 2095-1108

年卷期: 2016 年 08 期

页码: 1176-11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QTL定位方法揭示耐热高产粳稻重要农艺性状QTL的遗传信息,获得其主效QTL连锁标记,为进一步揭示其分子机理和耐热高产粳稻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本研究以水稻籼粳交‘热粳35’ב协青早B’F_2群体作为遗传材料,选用MapMaker3.0软件绘制包含156个多态性SSR标记F_2图谱,采用DPS软件ANOVA分析和WinQTLCart 2.50软件的复合区间(CIM)和多重区间(MIM)作图法,对亲本、F_2群体重要农艺性状进行T测验、相关分析、QTL定位及其上位性分析。结合已发表文献和水稻公共数据库(www.gramene.org)确定本研究检测QTL物理位置的可靠性和创新性。结果发现,所有性状在双亲间呈极显著差异,在F_2群体呈双向超亲分离、近似正态分布,这些性状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QTL)。共检测到24个QTL,LOD值介于3.02~12.25,加性效应值在–31.33~18.01,显性效值在–21.15~50.54,单个QTL贡献率为7.15%~70.56%。共检测到8个一因多效QTL区间,检测到5对上位性QTLs,所定位QTL位点不在前人报道物理区间,‘热粳35’表现出独特遗传模式,其重要农艺性状QTLs以加/显性效应为主、上位性效应为辅。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4个籼粳杂种的亲和性分析. 王建军,石守鋆,申宗坦. 1994

[2]水稻籼粳亚种间F1抽期与RFLPs关系的初步研究. 赵明富,徐才国. 1999

[3]水稻籼粳亚种间F_1抽穗期与RFLPs关系的初步研究. 赵明富,徐才国,胡如英,杨聚宝,谢华安. 1999

[4]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低温花粉不育的QTL分析. 杨杰,翟虎渠,王才林,仲维功,邹江石,池桥宏,万建民. 2005

[5]籼粳稻杂交一代的亲和性. 章善庆,程式华,曹立勇. 1988

[6]三个灿粳杂种水稻的磷钾营养特性分析. 吕川根,谷福林. 1992

[7]利用SolanumpennelliiLA716渐渗系群体对番茄苗期耐盐QTLs进行定位及QTL效应的初步分析. 余庆辉,刘磊,王柏柯,杨生保,杨涛,李君明,侯喜林. 2010

[8]利用Solanum pennellii LA716渐渗系群体对番茄苗期耐盐QTLs进行定位及QTL效应的初步分析. 余庆辉,刘磊,王柏柯,杨生保,杨涛. 2010

[9]利用Solanum pennellii LA716渐渗系群体对番茄苗期耐盐OTLs进行定位及QTL效应的初步分析. 余庆辉,刘磊,王柏柯,杨生保,杨涛,李君明,侯喜林. 2010

[10]50个鲜食糯玉米农艺性状和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韩晴,卢媛,王义发,逯连静,沈新芬,沈渊,施标,沈雪芳. 2016

[11]上海地区芸薹属蔬菜遗传多样性研究. 杨华,刘灶长,陈海荣,陈亮,罗利军. 2006

[12]19个茶树杂交新品系主要性状比较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余文权,林郑和,陈常颂,钟秋生,游小妹,陈志辉,单睿阳,阮其春. 2021

[13]基于SSR标记的谷子主要农艺性状关联位点检测及等位变异分析. 李剑峰,张博,全建章,王永芳,张小梅,赵渊,袁玺垒,贾小平,董志平. 2019

[14]早籼稻近缘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与SSR标记鉴定. 俞法明,严文潮,刘庆龙,张小明,鲍根良,富田桂,小林麻子,金庆生. 2006

[15]大蒜农艺性状与SSR遗传多样性关联分析. 李菊,杨亮,苗明军,李志,王海平,王培,李跃建,常伟. 2022

[16]小麦地方品种繁殖更新过程中的遗传多样性变化分析. 张舒娜,高爱农,杨欣明,刘伟华,李秀全,张锦鹏,李立会. 2012

[17]不同来源大豆同名品种“满仓金”表现型及SSR标记的异同性分析. 闫哲,常汝镇,关荣霞,刘章雄,邱丽娟. 2003

[18]山西省大豆地方品种与选育品种农艺性状及SSR标记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 林凡云,邱丽娟,常汝镇,何蓓如. 2003

[19]甘蔗杂交品种核心种质重要农艺性状评价及亲缘关系分析. 刘新龙,马丽,苏火生,应雄美,陆鑫,毛钧,刘洪博,范源洪. 2014

[20]47份大白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韩睿,赵孟良,孙世英,任延靖.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