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矮腥黑粉菌及其近缘种的RPB2基因片段序列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飞

作者: 高利;刘太国;高继国;陈万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矮腥黑粉菌;小麦网腥黑粉菌;小麦光腥黑粉菌;RPB2基因;内置对照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10 年 36 卷 01 期

页码: 42-46+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小麦矮腥黑粉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ühn)及其近缘种小麦网腥黑粉菌[T.caries(DC.)Tul.]、小麦光腥黑粉菌(T.laevis Kühn)和其他6种黑粉菌的DNA为模板,用RNA聚合酶II的第2亚基RPB2基因的通用引物RPB2-740F/RPB2-1365R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3种小麦腥黑粉菌均能扩增出617 bp大小的DNA片段,供试的其他6种黑粉菌没有任何扩增产物。利用DNAMAN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3种小麦腥黑粉菌的RPB2蛋白基因序列的相似性为99.08%,存在17个碱基的差异。利用RPB2基因的通用引物作为小麦腥黑粉菌的内置对照引物,与小麦矮腥黑粉菌的特异引物CQUTCK2/CQUTCK3相结合可提高小麦矮腥黑粉菌检测的准确性。

分类号: S435.121

  • 相关文献

[1]小麦网腥黑穗病温室内人工接种方法的探索. 秦丹丹,王俊,高海峰,李宁静,吴伟,刘太国,陈万权,高利. 2021

[2]小麦光腥黑粉菌对小麦三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何婷,刘太国,陈万权,郭青云,高利. 2021

[3]不同浓度氟环·咯·甲苯拌种对小麦萌发及光腥黑穗病防效的影响. 张菡,刘太国,陈万权,赵思峰,高利. 2020

[4]小麦光腥黑粉菌转化子最适固体培养基的筛选. 李丹丹,何婷,王梦可,刘太国,刘博,陈万权,玄元虎,高利. 2020

[5]270份冬麦品种(系)对光腥黑穗病的抗性评价. 王昕,沈煜洋,张子豪,马骏豪,高海峰,刘太国,刘琦,高利. 2023

[6]小麦光腥黑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 高利,李超,刘太国,刘博,陈万权. 2017

[7]小麦光腥黑粉菌冬孢子总DNA提取方法比较. 刘太国,张敏,陈万权. 2006

[8]小麦矮腥黑粉菌侵染小麦子房的激光共聚焦显微观察方法. 陈德来,魏晓庆,刘俭俭,刘太国,刘博,陈万权,高利. 2019

[9]小麦矮腥黑粉菌冬孢子萌发培养基筛选及其生理特性研究. 刘太国,高利,刘博,陈万权. 2010

[10]小麦矮腥黑粉菌在小麦体内侵染过程的显微观察. 高利,沈慧敏,李超,刘太国,刘博,康晓慧,陈万权. 2016

[11]小麦矮腥黑粉菌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高继国,高利,刘太国,陈万权. 2008

[12]小麦矮腥黑粉菌在小麦体内侵染过程的显微观察. 高利,沈慧敏,李超,刘太国. 2016

[13]小麦矮腥黑粉菌冬孢子萌发和室内人工接种方法的探索. 陈万权,高利,刘太国,刘博. 2014

[14]小麦矮腥黑粉菌的鉴定及检测方法. 陈万权,刘太国. 2007

[15]小麦矮腥黑粉菌g9890基因编码效应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亚细胞定位. 许停,刘太国,高利,陈万权. 2023

[16]小麦矮腥黑粉菌效应蛋白g10613的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郭志浩,高利,刘琦. 2023

[17]小麦矮腥黑粉菌效应蛋白g11335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亚细胞定位及毒性验证. 郭志浩,金泽鑫,刘琦,高利. 2022

[18]小麦矮腥黑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 李超,高利,刘太国,刘博,陈万权. 2018

[19]小麦矮腥黑粉菌效应蛋白g4418的毒性验证及亚细胞定位. 马骏豪,文智伟,郭笑维,王昕,刘琦,高利.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