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属野生植物资料.II.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蓉

作者: 周蓉;陈小媚;段乃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属;细胞遗传学;染色体组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

ISSN: 1000-6303

年卷期: 1996 年 18 卷 4 期

页码: 8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花生属野生植物的染色体包括2n=20和2n=40两种倍性水平。根据花生属野生植物的染 色体形态、核型分析和减数分裂行为等方面研究结果, 综述二倍体和四倍体物种的细胞 遗传学特性。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组及其优良基因向普通小麦的转移. 王黎明,林小虎,赵逢涛,王洪刚. 2005

[2](普通小麦×山羊草)F_1用普通小麦回交的初步研究. 樊路,韩敬花,潘淑婷,叶兴国. 1993

[3]蚕桑学的开拓创新——《桑树基因组》评述. 黄君霆. 2016

[4]破碎处理法提高小麦组织培养再生效率的研究. 殷桂香,石珍源,别晓敏,陶丽莉,孙伟珊,杜丽璞,徐惠君,叶兴国. 2009

[5]33种禾本科饲用植物的染色体核型研究. 阎贵兴,张素贞,云锦凤,富象乾,王六英. 1991

[6]小麦与彭梯卡偃麦草杂种及其衍生后代的细胞遗传学研究.Ⅱ.来自小麦和彭梯卡(长穗)偃麦草及中间偃麦草杂种后代11个八倍体小偃麦的比较研究. 张学勇,董玉琛. 1994

[7]八倍体小偃麦(中1―中7)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及其在品…. 张延滨,白瑞珍. 1996

[8]SSR标记分析小麦品种Flinor和铭贤169的遗传差异. 冯晶,蔺瑞明,章振羽,曹远银,徐世昌. 2009

[9]phl6基因诱导小麦ABD染色体组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的研究. 樊路,吴风彩,韩敬花,叶兴国,曹文广,潘淑婷,邓景扬. 1992

[10]10种披碱草属植物的RAPD分析及其系统学意义. 周永红,郑有良,杨俊良,颜济,贾继增. 1999

[11]小麦和彭梯卡偃麦草杂种及其衍生后代的细胞遗传学研究——Ⅰ.彭梯卡偃麦草及其与普通小麦和硬粒小麦杂种F_1的染色体配对. 张学勇,董玉琛,栗站稳. 1993

[12]鹅观草与披碱草属间杂种的形态学和细胞学研究. 原红军,周永红,焦国成. 2010

[13]基于FISH和GISH技术的芝麻栽培种和野生种染色体组特征比较分析. 马琴,赵瑞红,琚铭,陈成彬,段迎辉,杨伟飞,苗红梅,张海洋. 2024

[14]花生属多年生野生植物资源保存的研究. 周蓉,翁跃进,孙大容,段乃雄. 1993

[15]花生属中花生组与拟直立型组种间杂交研究. 张新友,刘恩生,殷冬梅. 1999

[16]花生栽培种和野生种的种间杂交研究——第Ⅲ报花生属A.stenozsperma的同源四倍体及其利用. 周蓉. 1987

[17]花生属植物起源、分类及花生栽培种祖先研究进展. 蒋菁,钟瑞春,李忠,冯斗,唐荣华. 2009

[18]栽培种花生(ArachishypogaeaL)不同类型与野生种杂交亲和性的研究. 翁跃进,周蓉. 1986

[19]利用SSR分子标记研究花生属种间亲缘关系. 贺梁琼,庄伟建,韩柱强,钟瑞春,周翠球,高国庆,李忠. 2007

[20]花生种间杂种异源多倍化早期世代性状和SSR变化研究. 熊发前,韩柱强,钟瑞春,蒋菁,唐秀梅,李忠,何新华,唐荣华.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