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飞虱内共生菌的分离及其26S rDNA部分序列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珏锋

作者: 张珏锋;陈建明;陈法军;郑许松;陈列忠;俞晓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褐飞虱;类酵母;离体培养;26S rDNA;解脂假丝酵母;嗜盐梗孢酵母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09 年 42 卷 06 期

页码: 2211-22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类酵母菌(Yeast-Like-Symbiots,YLS)是存在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腹部的一种共生菌,分离获得该共生菌的离体菌株,并鉴定其种属,对于研究褐飞虱致害性变异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首次运用卵块离体培养的方法、采用改进后的培养基配方,从褐飞虱体内分离到两株共生菌。并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测定离体菌株26S rDNAD1/D2区域序列,分析鉴定菌株种属。【结果】所得菌株与解脂假丝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嗜盐梗孢酵母(Sterigmatomyces halophilus)的序列相似性分别达到100%和99.8%。【结论】证明褐飞虱体内类酵母共生菌可进行离体培养,并可在人工培养基上存活。同时也验证了褐飞虱菌胞中存在不同种类的类酵母菌,类酵母共生菌为混合物的推测。

分类号: S435.112.3

  • 相关文献

[1]一株褐飞虱内共生菌的分离及分子鉴定. 张珏锋,吴鸿,陈建明,郑许松,陈列忠,俞晓平. 2007

[2]吡虫啉胁迫对褐飞虱共生解脂假丝酵母抗性及敏感菌株生长的影响. 张海强,陈建明,张珏锋. 2014

[3]褐飞虱共生解脂假丝酵母抗吡虫啉菌株的驯化. 李娜,陈建明,张珏锋,何月平,陈列忠. 2011

[4]伊犁牧区传统发酵乳制品中产香酵母菌的分离及香气成分分析. 李宇辉,郭安民,刘成江,王俊钢. 2016

[5]腊鱼产香酵母菌的筛选及其发酵产香特性初步研究. 梁慧,马海霞,李来好. 2011

[6]泽泻26S rDNA的扩增及酶切反应条件优化. 陈志彤,郑伟文,肖华山. 2004

[7]蝴蝶兰离体培养条件的筛选. 李丽,罗君琴,王海琴,胡安生. 2005

[8]非洲菊离体培养瓶内诱导生根的研究. 王春彦,高年春,张效平,曹荣祥,邵和平. 2003

[9]金边瑞香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花芽分化的探讨(简报). 赵月芬,李斌麒. 1992

[10]野葛离体培养进展及潜在应用价值. 丁自立,吴金平,焦春海. 2011

[11]蝴蝶兰离体培养条件的筛选. 李丽,罗君琴,王海琴,胡安生. 2005

[12]非洲菊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关键技术研究. 王春彦,高年春,张效平,曹荣祥,张晓燕. 2003

[13]大叶藻生殖枝的室内离体培养及种子早期发育研究. 刘坤,孙修涛,刘福利,王飞久,汪文俊,梁洲瑞,马兴宇. 2013

[14]糯玉米离体培养获取耐盐变异体. 陆瑞菊,何婷,王亦菲,陈志伟,杜志钊,张燕敏,黄剑华,陈佩度,沈雪芳,王义发. 2009

[15]离体条件下玉米籽粒发育调控研究. 张凤路,赵久然,王纪华. 2001

[16]火鹤花离体培养育苗技术研究. 李小泉,林贵美,张瑛. 2003

[17]优质番茄快繁技术初探. 邹瑜,林贵美,张进忠,牟海飞,李邦. 2007

[18]大蒜茎盘离体培养影响因子分析. 海燕,何宁,康明辉,赵永英,张丹,吉淼. 2010

[19]几种水稻籼型恢复系和不育系离体培养和遗传转化的研究. 严钦泉,邓启云,刘选明,周朴华,李祥,储成才. 2002

[20]麻疯树茎段离体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 高敏,黄记生.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