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芽短梗霉菌PA-2对藜叶片生理生化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杰
作者: 朱杰;杨莹;程亮;朱海霞;张纲;赵云;郭青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出芽短梗霉菌PA-2;藜;生理生化指标;细胞超微结构
期刊名称: 青海大学学报
ISSN: 1006-8996
年卷期: 2021 年 005 期
页码: 29-36
摘要: 为明确出芽短梗霉菌PA-2侵染对藜叶片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通过试剂盒法测定了对照组(CK)、盆栽试验组及田间试验组藜叶片保护酶、丙二醛、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电镜下观察了藜叶片细胞超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CK,盆栽组和田间组藜叶片内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在PA-2侵染下呈现总体下调趋势;在接种第3天,观察到藜细胞内叶绿体形状畸形,胞内结构不完整、外膜逐渐解体。本研究为解析出芽短梗霉菌PA-2对藜侵染的分子机理提供参考。
分类号: S476.1
- 相关文献
[1]出芽短梗霉菌PA-2脂肽类物质抑菌活性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岳登高,程亮,郭青云. 2021
[2]出芽短梗霉菌PA-2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 杨莹,庄新亚,程亮,郭青云. 2019
[3]草地螟选择大画眉草而非藜产卵的证据及原因. 罗礼智,潘贤丽,康爱国. 2010
[4]胡麻苗期阔叶杂草藜高效防除药剂田间筛选. 赵峰,胡冠芳,牛树君,王玉灵,李玉奇. 2018
[5]氮、磷对黄顶菊和藜竞争的影响机制研究. 杨晴,郭建英,万方浩. 2010
[6]玉米田两种阔叶杂草苍耳和藜对草铵膦敏感性测定. 贾芳,陈景超,崔海兰,李香菊,谢家建,于惠林. 2021
[7]出芽短梗霉菌株PA-2胁迫下藜qRT-PCR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刘晓芳,程亮,郭青云. 2024
[8]藜、铁苋菜和苘麻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及其与莽草酸含量的关系. 李香菊. 2016
[9]解除藜种子休眠的方法研究. 张建华,董良利,曹昌林,史丽娟,彭之东,范娜,李光,郭瑞峰,白文斌. 2015
[10]出芽短梗霉菌株PA-2侵染藜叶片的转录组分析. 刘晓芳,杨莹,高汉峰,程亮,朱海霞,郭青云. 2023
[11]甘肃省景泰县胡麻田杂草发生消长规律研究. 李玉奇,刘敏艳,胡冠芳,牛树君,胡广瑜. 2012
[12]春小麦田藜和野燕麦生态经济阈值模型的初步研究. 白全江,程玉臣,赵存才,李子钦,张力军,赵文先. 2000
[13]三种杂草对草甘膦的敏感性及处理后植株体内莽草酸积累量差异. 张朝贤,黄红娟,魏守辉,张猛,郭峰. 2011
[14]箭筈豌豆繁种田阔叶杂草藜防除技术研究. 祁豪男,郭建国,孙振宇,谢晓丽,薛世鑫,薛应钰,金社林. 2024
[15]葡萄孢属菌株HY-021对藜的侵染机制研究. 朱海霞,李欢,程亮. 2025
[16]两个不同株系大豆花叶病毒侵染大豆细胞的超微病变比较研究. 李文龙,王月明,侯春燕,张洁,张孟臣,王冬梅. 2008
[17]外源色氨酸对海水胁迫长春花幼苗根CCO活性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刘玲,刘冲,郑青松,刘兆普,李洪燕. 2009
[18]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西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贾云鹤,王喜庆,闫闻,付永凯,尤海波,叶万军,谷维,刘思宇,许春梅,王禹,刘琦,赵丹,李岩. 2020
[19]冬季中华蜜蜂Apiscerana和意大利蜂Apismellyfera工蜂无分泌活性咽下腺细胞超微结构的初步观察. 杜芝兰,缪建强,杨冠煌,王瑞武. 1990
[20]焦核龙眼种子发育特点观察. 郑少泉,黄金松,许秀淡,黄进华,郑伸坤. 199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青海地区6个甜樱桃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动态变化
作者:郝帅棋;郭青云;李霖灏;袁华宁
关键词:甜樱桃;果实发育;GC-MS;香气物质;发育过程;动态变化
-
208份春小麦资源抗条锈性评价及抗病基因检测
作者:郭阳;卢恩钰;周小妹;郭青云;康振生;姚强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抗病性评价;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检测;基因芯片
-
2020年与2021年青海省小麦条锈菌越冬情况监测
作者:赵雪梅;刘耀霞;郭青云;姚强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病叶率;越冬菌源量;影响因素
-
5种除草剂对春油菜田优势阔叶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刘泽渊;魏有海;郭良芝;程亮;付贞桢;李跃;杨振扬;王雪
关键词:春油菜;除草剂;防效;安全性;产量
-
葡萄孢属菌株HY-021对藜的侵染机制研究
作者:朱海霞;李欢;程亮
关键词:除草菌株HY-021;藜;侵染过程;生理机制;除草活性
-
播期对不同糜子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赵云;胡相伟;吐拉甫·吐合逊;张贵;刘杰;穆亚萨尔·阿里木;吴岳;再吐尼古丽·库尔班;王卉;冯国郡
关键词:播期;糜子;品种;农艺性状;产量
-
3种植物根际促生菌对草莓育苗的影响
作者:王琳;杜迎春;宋宇琦;杨莹;周影;袁灿生
关键词:解淀粉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菌;草莓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