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多重实时荧光PCR方法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艳艳
作者: 刘艳艳;吕婷婷;吴家强;刘飞;任素芳;张玉玉;郝小静;蒋皓静;李华;于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猪链球菌(SS);猪多杀性巴氏杆菌(Pm);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
期刊名称: 微生物学通报
ISSN: 0253-2654
年卷期: 2022 年 012 期
页码: 5112-51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背景】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都是能引起宿主致病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常出现混合感染,临床诊断上易与猪瘟、猪丹毒等混淆。【目的】快速、有效鉴别猪链球菌病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2种病原的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基于猪链球菌的gdh基因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plpE基因,设计2对特异引物及TaqMan探针,以细菌16S rRNA基因设计通用引物及探针,通过对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检测猪链球菌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该方法能够特异性地检测猪链球菌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与细菌分离后的测序结果验证完全一致。此方法对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4.53×102copies/μL和3.97×102 copies/μL。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的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3%。【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方法准确、简便、可靠,能够用于2种病原菌的同时检测,为猪链球菌病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提供了有效的检测工具,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分类号: S858.28
- 相关文献
[1]一种从羊奶中检测牛奶和大豆成分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范阳阳,张荦嘉,刘艳艳,卞如如,霍胜楠,张卉,张全芳,步迅. 2016
[2]基于16S rRNA基因的食源性致病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研究. 刘玲雪,孙红炜,李凡,徐晓辉,高瑞,杨淑珂,路兴波.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真空贴体和高氧气调包装对冷鲜猪肉贮藏期品质和微生物的影响
作者:李香远;费智国;杨硕;王钰;张琳;吴家强;丁志勇;于江;任素芳;毛衍伟
关键词:冷鲜猪肉;真空贴体包装;高氧气调包装;微生物多样性;肉品品质
-
灌浆期干旱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的生理性状与根系生长的影响
作者:薛鑫雨;詹文博;陈新宜;周瑞祥;王永霞;薛瑞丽;李华;汪月霞;李艳
关键词:小麦;干旱胁迫;根;保护酶;基因表达调控
-
黄芪多糖对斑点叉尾(鮰)的药效学及安全性临床评价
作者:程安达;艾晓辉;于江;杨移斌
关键词:黄芪多糖;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药效学;安全性;临床评价
-
辣椒CaSYT1的鉴定及其在疫霉侵染过程中的功能初探
作者:刘艳艳;丁颖;刘兴华;郑佳秋;刘志钦
关键词:辣椒;CaSYT1;疫霉;基因鉴定;信号通路;表达分析
-
蒙脱石、高岭石与玄武岩对土壤碳固存的影响
作者:徐君言;裘高扬;刘俊丽;郭彬;李华;陈晓冬;王鸢;傅庆林
关键词:玄武岩风化;黏土矿物;土壤有机碳;土壤无机碳
-
鹅星状病毒与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双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张景辉;武景琦;房立春;刘涛;吴家强;于可响;徐怀英;吕俊峰;艾武;郭慧君;邱建华;亓丽红;宋玲玲
关键词:鹅星状病毒;鹅源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双重RT-PCR
-
斑石鲷irf3基因鉴定及其在虹彩病毒感染下的表达模式
作者:李开敏;王磊;巩志宏;王清滨;李华;杨桂文;黄友华;陈松林
关键词:斑石鲷;irf3;基因表达;si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