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奶牛乳头消毒剂杀菌效果评价及杀菌机理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静

作者: 刘静;徐飞;张靖菊;刘春双;李秀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二氧化氯;乳头消毒剂;杀菌效果评价;杀菌机理

期刊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

ISSN: 1671-7236

年卷期: 2021 年 007 期

页码: 2635-26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试验旨在对本实验室研发的用于奶牛乳头消毒的二氧化氯消毒剂进行实验室杀菌效果评价,并对二氧化氯的杀菌机理进行初步研究。采用定量法杀菌试验对二氧化氯奶牛乳头消毒剂进行实验室杀菌效果评价;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二氧化氯作用后金黄色葡萄球菌超微结构的改变;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二氧化氯作用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定量法杀菌试验结果显示,当该消毒剂中二氧化氯的含量高于1.2 mg/L时,对无乳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杀灭对数值高于3.00,即杀菌率高于99.9%;二氧化氯含量高于0.6 mg/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杀灭对数值高于3.00,即杀菌率高于99.9%;二氧化氯的含量为0.3 mg/L时,仍能有效杀灭表皮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而二氧化氯含量高于28 mg/L,对于枯草芽孢杆菌的杀菌率才能达到100%。透射电子显微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100 mg/L二氧化氯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5 min时,细胞膜出现了轻微的皱缩,细胞壁与胞膜之间出现了轻微的空隙,绝大多数细胞仍保持原有形态;作用15 min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态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细胞膜发生了明显的皱缩,细胞壁与细胞膜完全脱离,细胞质也出现了凝集。流式细胞仪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通透性变化发现,二氧化氯处理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通透性发生了改变,其中含量为50 mg/L二氧化氯作用15 min后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最明显。结合实验室杀菌效果评价结果发现,二氧化氯对细菌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仅仅是致死细菌的原因之一,二氧化氯对细菌的杀灭机理较复杂,仍需进一步的探索。

分类号: S858.23

  • 相关文献

[1]国内外奶牛乳头消毒剂的研究现状. 刘静,徐飞,张志博,陈孝杰,李秀波. 2020

[2]植物源杀菌剂国内外研究进展. 王杨,尹卫. 2006

[3]贝类净化中不同海水处理方法的比较. 徐捷,蔡友琼,乔庆林,顾润润. 2003

[4]贮藏期猕猴桃果实的品质变化. 王中炎,曾斌. 2007

[5]二氧化氯消毒对几种农作物的初试效果. 高宝岩,隋华,何宗钧,宿晓东,王德芳,周艺敏. 2008

[6]新型消毒剂——二氧化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高宝岩,隋华,宿晓东,何宗钧,李明月. 2008

[7]二氧化氯对低温冷藏甜樱桃保鲜效果的影响. 杨娟侠,王淑贞,孙家正. 2011

[8]保鲜剂对百合鳞片常温贮藏期间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李翠红,冯毓琴,魏丽娟,慕钰文,张振华. 2018

[9]二氧化氯在奶牛乳头前药浴中的应用. 丘通强,梁春丽,冯小辉,陈静波. 2018

[10]气体二氧化氯对黄曲霉的抑菌效果研究. 杨莎,白小龙,晋日亚,陕方,郭凯旋,牛浩刚,吴卫东. 2013

[11]二氧化氯对西周密25号哈密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张晓军,刘长悦,董成虎,于晋泽,陈存坤,王文生,纪海鹏. 2017

[12]1-MCP结合二氧化氯对桃果实质地的影响. 李江阔,郭兴月,张鹏,皮钰珍,陈绍慧. 2014

[13]不同熏蒸保鲜剂对‘巨峰’葡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刘树泽,代惠芹,刘晨霞,孙哲,张峰,乔勇进. 2022

[14]不同处理方式对青皮核桃保鲜效果的影响. 李广胜,高悦,马骏,李昆仑,刘林林,路丹丹. 2021

[15]不同保鲜剂对鲜切娃娃菜贮藏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李翠红,魏丽娟,李长亮,冯毓琴. 2021

[16]二氧化氯对香梨贮藏后期品质保持效果的研究. 刘云飞,纪海鹏,陈存坤,董成虎,关文强,林贺彬,刘建福. 2020

[17]二氧化氯和臭氧杀菌处理对菜心贮藏品质的影响. 陈学玲,杨晓庆,范传会,梅新,施建斌,蔡沙,隋勇,何建军. 2020

[18]第四代消毒剂——二氧化氯. 耿志明. 2001

[19]桑椹菌核病绿色防控药剂筛选试验. 刘筱雪,王一,曾泽彬,李冬兵,周丽,王洪江,兰凤杰,刘学锋. 2022

[20]稳定态二氧化氯对鲜切马铃薯贮藏性及酶褐变的初步研究. 郑淑芳,孙程旭,李武,高丽朴.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