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小车蝗型变相关基因的转录组学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娜

作者: 郭娜;闫锋;韩海斌;高书晶;董瑞文;胡哲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亚洲小车蝗;型变;差异表达基因;高通量测序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136-1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揭示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两型现象转变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亚洲小车蝗3龄蝗蝻为研究对象,对散居型单头饲养的亚洲小车蝗进行高密度群居化胁迫处理,并对处理后型变第1、3、5、7天的蝗蝻取样,利用Illummina Hiseq 40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样本转录组进行测序、组装、注释,筛选调控亚洲小车蝗由散居型向群居型转变的相关基因。测序后共获得60 502个unigenes,在Nr、KEGG、KOG、SwissPort四大数据库中比对得到有注释信息基因数目分别为27 820、21 529、14 346和15 154个,型变过程中差异表达基因数目在第3天时最多,为7 478个,第7天时差异表达基因数目最少,为1 857个;亚洲小车蝗3龄蝗蝻型变过程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主要富集于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个部分,高密度环境诱导下亚洲小车蝗3龄蝗蝻型变第1、3、5、7天差异表达基因的数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型变第1天时556个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到120条代谢通路上,型变第3天时1 133个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到130条代谢通路上,型变第5天时374个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到115条代谢通路上,型变第7天时220个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到98条代谢通路上。

分类号: S812.6

  • 相关文献

[1]型变过程中亚洲小车蝗体内保幼激素滴度及其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孙彦楠,闫锋,高书晶,韩海斌,郭娜,高海燕,杨旭兵. 2023

[2]去势对淮南猪皮下脂肪PPAR信号通路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王璟,白献晓,张家庆,高彬文,陈俊峰,高原,任巧玲,马强,郭红霞,梁永红,邢宝松. 2016

[3]大蜡螟触角转录组及嗅觉相关基因分析. 杨爽,赵慧婷,徐凯,郭丽娜,杜亚丽,李新宇,苏文婷,冯宇佳,龙登隆,姜玉锁. 2019

[4]西藏黄牡丹授粉前后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张姗姗. 2017

[5]可可油杀虫剂对亚洲小车蝗蝗蝻的毒力测定. 徐利敏,冯万玉,白全江. 2007

[6]内蒙古亚洲小车蝗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的ISSR分析(英文). 韩海斌,周晓榕,高书晶,庞保平. 2017

[7]自然环境中地面温度对亚洲小车蝗体温的影响. 程雨蒙,张艳,王广君,郭传友,李红梅. 2019

[8]亚洲小车蝗对内蒙古典型草原3种禾本科植物取食特性研究. 崔伯阳,黄训兵,高利军,新巴音,庞保平,张泽华. 2019

[9]亚蝗微粒子虫新种记述(微孢子门:微粒子科). . 1996

[10]杀蝗绿僵菌与植物源农药混用对亚洲小车蝗的杀虫效果. 高书晶,刘爱萍,徐林波,曹艺潇,柴岩红,特木儿. 2010

[11]温湿度对亚洲小车蝗飞行能力及主要能源物质利用的影响. 高书晶,韩海斌,王宁,徐林波,刘爱萍,特木尔. 2016

[12]环境温度对群居型和散居型亚洲小车蝗呼吸代谢的影响. 韩海斌,王宁,徐林波,林克剑,高书晶. 2021

[13]两型亚洲小车蝗飞行肌超微结构比较研究. 韩海斌,高书晶,王宁,徐林波,董瑞文,娜仁满都呼. 2020

[14]内蒙古地区亚洲小车蝗不同地理种群的RAPD分析. 李东伟,高书晶,庞保平,刘爱萍,闫志坚,徐林波. 2010

[15]白僵菌与生物农药混用对亚洲小车蝗的生物活性研究. 刘爱萍,黄海广,高书晶,徐林波,康爱国,张玉慧. 2012

[16]典型草原亚洲小车蝗危害对植物补偿生长的作用. 韩建国,张泽华. 2008

[17]群居型和散居型亚洲小车蝗成虫能量代谢相关酶活性测定. 高书晶,闫锋,郭娜,王宁,韩海斌,林克剑,贺兵. 2021

[18]金龟子绿僵菌与联苯菊酯对亚洲小车蝗协同作用的生物测定. 高书晶,刘爱萍,徐林波,曹艺潇,王宁. 2009

[19]不同地理种群的亚洲小车蝗mtDNA COⅠ基因序列及其相互关系. 高书晶,李东伟,刘爱萍,闫志坚,徐林波. 2011

[20]亚洲小车蝗在不同生境中的群落动态研究. 吴惠惠,刘朝阳,曹广春,张泽华,格西格.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