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麦草DNA导入甘麦8号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倪建福

作者: 倪建福;周文麟;仲乃琴;王亚馥;陈克明;崔凯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受体甘麦8号;长穗偃麦草;总体 DNA;遗传变异;抗条锈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科技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1993 年 03 期

页码: 22-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严重感染锈病、丧夫应用价值的六倍体普通小麦甘麦8号为受体,通过花粉管通道技术导入对锈病免疫、品质优良、蛋白质含量高的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总体DNA,期望获得抗锈、丰产的新品种。结果表明:筛选的变异材料D_2代的2个株系的 57个单株中,除一个单株总染条锈外,其余均高抗或免疫,且蛋白质含量比受体有所提高;D_1和D_2代中出现了广泛的变异,一些性状明显来自于供体,其中,有些性状(穗节长、小穗稀疏、颖壳硬、叶脉明显、叶片增厚等)在两代中表明很稳定,未发生分离。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抗条锈旱地冬小麦新品种兰天132. 杜久元,白斌,张文涛. 2018

[2]兰天系列抗条锈矮秆丰产冬小麦新品种的育成. 王晓旭,鲁清林,张礼军,白玉龙. 2019

[3]小麦抗源Holdfast和Flinor抗条锈病主效、微效基因的遗传分析. 蔺瑞明,何月秋,徐世昌. 2006

[4]旱地抗条锈冬小麦新品种宁冬19号选育报告. 辛娟,王峰,周刚,虎芳芳,张刚,雷小利. 2022

[5]中间偃麦草Z_4抗条锈病基因导入春小麦的研究. 李红霞,王平,叶兴国,魏亦勤,张双喜,裘敏,刘旺清,马素琴. 2002

[6]抗条锈病小麦品系Taichuang29*6/Yr5接种条锈菌CY32后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徐世昌,徐琴,张朝晖,潘映红. 2009

[7]抗条锈病小麦品系Taichuang29*6/Yr5接种条锈菌CY32后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徐世昌,徐琴,张朝晖,潘映红. 2009

[8]抗条锈病小麦品系Tai chuang29*6/Yr5接种条锈菌CY32后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徐世昌,徐琴,张朝晖,潘映红. 2009

[9]禾本科小麦族三个物种的核型及进化关系分析. 林小虎,李兴锋,王黎明,赵逢涛,王洪刚. 2005

[10]小麦-长穗偃麦草矮秆种质系的鉴定及遗传分析. 崔淑佳,卢虹,崔雨,高居荣,王洪刚,李兴锋. 2015

[11]小麦-长穗偃麦草7E抗赤霉病易位系培育. 张璐璐,陈士强,李海凤,刘慧萍,戴毅,高勇,陈建民. 2016

[12]四倍体小麦背景中长穗偃麦草E染色体传递特征. 李海凤,刘慧萍,戴毅,黄帅,张军,高勇,陈建民. 2016

[13]普通小麦-长穗偃麦草杂种衍生后代SNTE0923形态学、细胞学和白粉病抗性鉴定. 任学军,孙蕾,何莉炜,胡铁峰,孙会改,周印富,林小虎,王洪刚. 2012

[14]小偃麦衍生品系CH7086抗白粉基因的遗传及SSR分析. 詹海仙,畅志坚,刘惠民,张晓军,董春林. 2008

[15]长穗偃麦草EeSnRK2.6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徐蓓,郭丽香,赵昌平,高世庆,唐益苗. 2012

[16]小麦-长穗偃麦草渗入系HMW-GS组成及等位变异分析. 王凌云,武宗信,贾举庆,张晓军,李欣,任文斌. 2018

[17]长穗偃麦草EeDREB2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孙珊珊,杨涛,柳珊,陈京瑞,赵昌平,唐益苗,高世庆. 2013

[18]4种牧草种间竞争力和种间关系的研究. 沈禹颖,李昀,陆妮. 2002

[19]中间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解剖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史广东,毛培春,张国芳,孟林,陈本建. 2009

[20]长穗偃麦草(Agropyron elongatum,2n=14)与普通小麦间的多态性及E组染色体的特异RAPD标记. 刘树兵,贾继增,王洪刚,孔令让,周荣华.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