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虫杂交棉F_1代与亲本Bt蛋白表达量及抗虫差异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香墨

作者: 郭香墨;夏敬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抗虫性;Bt蛋白;转Bt基因棉;陆地棉

期刊名称: 棉花学报

ISSN: 41-1163/S

年卷期: 2000 年 12 卷 05 期

页码: 261-2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转 Bt基因抗虫杂交棉正、反交 F1代与抗虫亲本的 Bt蛋白表达量及抗棉铃虫差异性研究表明 :抗虫亲本与其杂种 F1代均高抗棉铃虫 ,但抗虫亲本的抗虫性略好于其杂种 F1代 ,并且明显地高于非抗虫亲本 ;正、反交杂种 F1代间的抗虫性几乎没有差异。生长前期的抗虫性好于后期 ,同一时期嫩叶或侧枝生长点的抗虫性好于幼蕾。抗虫亲本叶片和花瓣的 Bt蛋白含量明显地高于其杂种 F1代 ,抗虫亲本功能叶的 Bt蛋白含量明显地高于其上部非功能叶 ,而杂种 F1代功能叶的 Bt蛋白含量则明显地低于其上部非功能叶。盛花期后至吐絮期前 ,叶片和花瓣的 Bt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 ,在抗虫亲本中表现最为明显。与叶片相比 ,在花瓣中检测到的 Bt蛋白含量极低。正、反交 F1代间的 Bt蛋白表达量差异较小或无规律可循

分类号: S562.035

  • 相关文献

[1]转Bt基因棉杀虫蛋白含量时空分布及对棉铃虫产生抗性的影响. 靖深蓉,崔学芬,郭立平,王海林,袁有禄. 2001

[2]不同生育期转Bt基因棉种植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张美俊,杨武德,李燕娥. 2008

[3]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的抗虫性评价. 朱欢欢,陈洋,沈新兰,赖凤香,傅强. 2015

[4]Bt蛋白在水稻不同遗传背景下的含量及对抗虫性的影响. 杨宙,吕再萍,黄仁良,曹丰生,罗世友. 2017

[5]转Bt基因棉在山东棉区的抗虫特性及棉田害虫发生与防治. 王留明,张学坤,刘任重,王家宝,许立瑞,周玉,王胜利. 2001

[6]转Bt基因棉32B不同生育期抗虫性的变化及其机理. 陈松,周冬生,吴振廷,王学林,周宝良. 2002

[7]转BT基因抗虫棉在中国抗虫性研究的进展. 李俊兰,崔淑芳,张寒霜,葛朝红. 2002

[8]转Bt基因抗虫棉抗虫性遗传研究. 李汝忠,沈法富,王宗文,王景会,申贵芳,夏光敏. 2001

[9]核质互作对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主要性状的影响. 刘海涛,郭香墨. 2000

[10]转Bt基因抗虫棉与常规陆地棉种内杂种主要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刘海涛,郭香墨,夏敬源. 2000

[11]棉花抗虫性状与抗虫效果分析. 汪若海,李根源,宋晓轩. 1993

[12]抗虫陆地棉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析. 商连光,闫勇,肖荧南,王玉美,华金平. 2012

[13]不同类型陆地棉品种对棉大卷叶螟的抗性研究. 狄佳春,许乃银,陈旭升,吴巧娟,肖松华,刘剑光,殷剑美. 2008

[14]陆地棉低毒Bt基因对棉铃虫抗性的遗传效应分析. 陈旭升,狄佳春,赵亮. 2016

[15]转Bt基因棉杂交种一、二代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研究. 王兆晓,闫芳教,崔瑞敏,耿军义,张香云. 2002

[16]温湿度胁迫对Bt棉叶片氨基酸组分及Bt蛋白含量的影响. 王永慧,陈建平,张祥,陈源,陈德华. 2012

[17]3种ELISA法定量检测转crylAc基因水稻CrylAc蛋白的比较研究. 秦崇涛,陈在杰,苏军,王锋. 2003

[18]盐城棉区棉铃虫田间种群对Bt蛋白的抗性基因频率. 刘标,方志翔,郑央萍,徐文华. 2014

[19]源库调节对Bt棉棉铃外源杀虫蛋白表达量影响的研究. 吉荣龙,崔必波,黄志勇,费月跃,顾克余,孙扣忠,陈德华. 2011

[20]南方主要土壤中铁铝氧化物对土壤吸附Bt蛋白的影响. 付庆灵,邓雅丽,胡红青,蔚霞,韩晓芳,李妍.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