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麦35高产高效增密减氮途径及其碳氮代谢调控机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易媛

作者: 易媛;刘立伟;刘静;赵娜;张会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密肥互作;节氮;氮高效;碳氮平衡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21 年 007 期

页码: 857-8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增密减氮栽培途径的可行性及其碳氮代谢调控机制,于2019-2020年以徐麦35为材料,设置不同密肥组合,研究增密减氮对产量和氮效率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适当减少施氮量,徐麦35的氮素农学效率(NAE)、氮肥偏生产力(PFP)、氮素生理效率(PE)、氮收获指数(NHI)均显著增加。开花期和成熟期的碳氮比(C/N)与产量、NAE、PFP、PE均呈显著正相关。密度240×104·hm-2~300×104·hm-2、施氮量180 kg·hm-2时产量可达到8 500 kg·hm-2以上,高于180×104·hm-2和270 kg·hm-2密肥组合下的产量水平。同时,NAE、PFP、氮肥吸收效率(RE)、和PE分别提高了62.1%~67.9%、57.6%~59.1%、5.1%~14.4%和41.6%~59.4%。返青期施用控释肥(A1)较拔节期施用尿素(A2)的氮肥吸收效率平均提高了6.8%,有利于实现江苏淮北麦区节本增效绿色轻简化栽培。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增苗节氮对早稻抛秧群体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陈恺林,刘洋,杨光立,汤文光,胡杨,张玉烛. 2014

[2]不同生物菌肥节氮效果及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陈书强,魏中华,谢树鹏,杜晓东,李想,杨丽敏,赵海新,蔡永盛,薛菁芳,周通. 2021

[3]节氮20%条件下2种新型缓释复合肥在杂交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熊昌元,姚仪敏,李诗信,龙继锐. 2013

[4]德国帕·劳斯特长期试验地的理化性状和产量结果研究. 陈子明,Dieter Eich,Martin Krschens. 1993

[5]长期连作下不同栽培措施对设施蔬菜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段宏凯,高利娟,刘东生,邹国元,左强,宋大平. 2018

[6]烤烟烟叶碳氮平衡与感官质量关系分析. 姚忠达,胡海洲,刘新民,侯小东,舒俊生,郭东锋. 2014

[7]德国帕·劳斯特试验地施肥对土壤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陈子明,Dieter Eich,Martin Korschens. 1993

[8]茄子氮高效基因型苗期筛选指标的研究. 赵付江,郄丽娟,张巍巍,陈雪平,罗双霞. 2015

[9]氮高效水稻育种研究及展望. 崔世友,缪亚梅,史传怀,余聪华. 2006

[10]不同辣椒品种在不同氮素浓度条件下的农艺性状研究. 黄巍,谭放军,危革,丁杏芝. 2019

[11]棉花耐低氮和氮敏感种质筛选及验证. 王准,王准,张恒恒,董强,贵会平,王香茹,庞念厂,李永年,牛静,靳丁沙,汪苏洁,张西岭,宋美珍. 2020

[12]适应贵州黄壤生长的氮高效油菜品种筛选. 魏全全,饶勇,张萌,杨斌,高英,曾令琴,凡迪,冯文豪,肖华贵. 2021

[13]低氮对不同茶树品种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林郑和,陈常颂,钟秋生,游小妹,陈志辉,单睿阳,阮其春,刘敦. 2021

[14]黄淮海地区高产氮高效玉米品种的筛选与评价. 张盼盼,李志源,刘京宝,黄璐,乔江方,李川,张美微,刘锋. 2021

[15]水稻氮高效基因NRT1.1B功能标记开发和资源筛选. 方琳,陶亚军,张灵,范方军,张爱伟,李文奇,王芳权,许扬,陈智慧,蒋彦婕,杨杰,王军. 2020

[16]高产氮高效型籼稻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 李敏,罗德强,江学海,蒋明金,李树杏,姬广梅,李立江,周维佳. 2020

[17]盐粳系列水稻氮肥效率差异及氮高效品种筛选. 马畅,李旭,吕小红,王宇,付立东,任海,隋鑫,杜萌,李振宇,于亚辉. 2022

[18]砂姜黑土区花生氮高效种质资源筛选研究. 姜涛,倪皖莉,朱晓峰,王嵩,夏利娟,谢明惠,任学祥. 2022

[19]近年我国水稻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崔元江,吕阳,胡海涛,吴世强,郭龙彪. 2023

[20]氮高效组合协优9019的氮肥运筹规律与效益分析. 陈周前,阮新民,施伏芝,罗志祥.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