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茸毛突变体的鉴定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均勇

作者: 唐均勇;杨静;洪慧龙;郭勇;邱丽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茸毛;突变体;表达分析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121-129+1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茸毛是大豆的重要形态性状,对其自身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作用,也与百粒重等诸多农艺性状相关,因此对大豆茸毛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从大豆EMS突变体库中筛选到4个茸毛发育异常的突变体,分别是短茸毛突变体ddsp1,无茸毛突变体ddsp2,茸毛部分空瘪突变体ddsp3和茸毛完全空瘪突变体ddsp4。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这些突变体中茸毛的长度或形态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突变体的籽粒大小、百粒重等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选取了10个可能与大豆茸毛发育相关的同源基因,分别是参与正调控茸毛发育起始的基因GL1、GL2、GL3和TCL1,参与核内复制负调控的基因RBR1、SIM、KAK和SPY以及参与核内复制正调控的基因CPR5和RHL,通过qRT-PCR分析了这10个基因在4个茸毛突变体和野生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控制茸毛发育起始的基因除了GL1和GL2分别在突变体ddsp2和ddsp4中显著下调表达之外,其余控制茸毛发育起始的基因均显著上调或无显著变化。参与核内复制负调控的基因中,除了RBR1基因只在突变体ddsp1中显著上调表达之外,SIM、KAK和SPY在这4个突变体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而参与核内复制正调控的基因CPR5和RHL在4个突变体中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增加。本研究通过对茸毛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为进一步挖掘控制大豆茸毛发育的基因以及研究基因的作用机理和调控模式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水稻条纹叶和白穗基因SLWP的定位及变异分析. 周坤能,夏加发,马廷臣,王元垒,李泽福. 2018

[2]一个大豆理想株型突变体it1的表型和生理鉴定. 苏伯鸿,李忠峰,邱丽娟. 2016

[3]大豆低植酸育种研究进展. 袁凤杰,舒庆尧,朱丹华. 2006

[4]基于BSA-Seq技术挖掘大豆中黄622的多小叶基因. 邱丽娟,张之昊,王俊,刘章雄. 2020

[5]大豆根茎过渡区弯曲突变体Mrstz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苗龙,舒阔,李娟,黄茹,王业杏,Soltani Muhammad YOUSOF,许竞好,吴传磊,李佳佳,王晓波,邱丽娟. 2024

[6]大豆突变品系农艺性状鉴定与分析. 刘献,郝再彬,苍晶,谭彦峰,邱丽娟. 2007

[7]大豆柱头外露突变体及其遗传规律. 梁慧珍,李卫东. 2005

[8]大豆子粒蛋白亚基变异种质的鉴定与筛选. 张明俊,李忠峰,于莉莉,王俊,邱丽娟. 2018

[9]大豆7S球蛋白α'亚基缺失新种质中黄608的分子鉴定. 李俊英,孙如建,李忠峰,魏中艳,任玉龙,王俊,邱丽娟. 2019

[10]利用显色法快速筛选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突变体. 董德坤,姜莹,傅旭军,黄英运,袁凤杰,朱丹华. 2012

[11]BSA-Seq结合RNA-Seq技术挖掘大豆叶片提前黄化衰老基因. 李世宽,洪慧龙,付佳祺,谷勇哲,孙如建,邱丽娟. 2024

[12]大豆种间杂交亲本及F_5酯酶同工酶谱的研究. 赵丽哲,李宝珠,李莹,乔燕祥,高平平. 1989

[13]淮豆13 EMS诱变突变体库创制及大粒突变体鉴定. 余希文,王亚琪,李曙光,傅蒙蒙,赵志鑫,刘畅,徐海风. 2025

[14]大豆辐射诱变育种相关研究进展. 赵星棋,岳明昊,王志新,郑伟,李灿东,张振宇,徐杰飞,王象然,郭美玲. 2025

[15]棉花叶片茸毛性状与绿盲蝽抗性的关系. 吴敌,陆宴辉,王沫,张永军,吴孔明. 2010

[16]陆地棉茸毛与抗棉蚜性关系的研究. 李根源,汪若海,赵清林. 1992

[17]植物茸毛形成的分子机制及其生理功能. 肖开转,毛小辉,林悦龙,朱永生,蔡秋华,谢华安,张建福. 2017

[18]大豆转录因子GmNAC2a基因克隆及表达. 韩巧玲,曹新有,陈明,陈耀锋,李连城. 2011

[19]大豆中3个Dof转录因子的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翟莹,邱爽,张军,刘春雨,赵艳,李珊珊,张梅娟,邱增城,任巍巍. 2019

[20]大豆E3泛素连接酶基因GmAIRP1的同源克隆及在烟草中的功能鉴定. 张雅文,沈祥娟,张静,朱美娇,张海玲,王全伟.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