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幼鱼饵料生物及人工饲料的蛋白质和脂肪酸营养价值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庄平

作者: 庄平;宋超;章龙珍;冯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华鲟幼鱼;饵料生物;人工饲料;蛋白质;脂肪酸;营养价值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09 年 33 卷 03 期

页码: 142-1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分析了中华鲟幼鱼4种饵料(3种饵料生物:斑尾刺虾虎鱼、安氏白虾、河蚬和1种人工饲料)及2组中华鲟幼鱼(野生和人工养殖)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通过计算4种饵料分别相对2组中华鲟幼鱼肌肉的必需氨基酸比率比值(a/A)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 I),评价4种饵料的蛋白质营养价值;通过分析4种饵料和2组中华鲟幼鱼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评价4种饵料的脂肪酸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斑尾刺虾虎鱼、安氏白虾、河蚬、人工饲料、野生和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肌肉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80.57%、67.84%、51.88%、54.20%、91.83%、83.40%。以野生中华鲟幼鱼蛋白为参比,斑尾刺虾虎鱼、安氏白虾、河蚬、人工饲料的EAA I分别为0.938、0.913、0.918、0.956;以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肌肉蛋白为参比,EAA I分别为0.940、0.913、0.915、0.953,说明4种饵料相对2组中华鲟幼鱼而言均是优质蛋白源,基本能满足中华鲟幼鱼的蛋白需求。通过比较4种饵料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发现,中华鲟幼鱼3种饵料生物中含n-3 puFA较多,能为中华鲟幼鱼的入海洄游提供丰富的n-3puFA营养,而人工饲料中含n-3 puFA较少,不能满足用于放流的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对n-3 puFA的营养需求。综合来看,不同饵料的营养成分不同,天然饵料生物的粗蛋白、氨基酸和重要脂肪酸的含量较多,故在研制和开发中华鲟幼鱼的饵料时,应根据其天然饵料生物的营养组成情况,适当地添加其所需的氨基酸和脂肪酸来满足其生长、存活和洄游的营养需求。

分类号: S963.21

  • 相关文献

[1]肉食性仔稚鱼的营养需要与饲料开发的研究进展. 李诗洋,胡俊茹,黄燕华,王国霞. 2023

[2]转食不同饵料对野生中华鲟幼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庄平,宋超,章龙珍,刘健,罗刚. 2009

[3]天然鱼翅翅针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分析与评价. 杨少玲,戚勃,李来好,邓建朝,胡晓,吴燕燕,郝淑贤. 2018

[4]澳洲坚果果仁脂肪酸分析及评价. 宋海云,张涛,王文林,郑树芳,何铣扬,杜鸿平,覃振师,贺鹏. 2021

[5]贵州省关岭牛不同部位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和脂肪酸差异比较. 周景瑞,罗文菊,许浩翔,雷露,冉江,姜玲玲,赵元峰,余波. 2024

[6]红和黑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郜卫华,田罗,廖艳琴,罗凯,胡伟,曹志华,许巧情,田娟. 2017

[7]油料作物脂肪酸基因工程研究回顾与展望. 黄冰艳,张新友,高伟,苗利娟,李会勇,严玫,易明林. 2009

[8]外源硒对发芽大豆脂肪酸与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马艳弘,周剑忠,黄开红,王英,李莹. 2011

[9]花生油的营养价值及掺伪检测技术. 徐同成,王文亮,程安玮,刘丽娜,杜方岭. 2010

[10]鲜枣贮藏保鲜技巧. 张道辉,包西全. 2000

[11]多菌种固态发酵法提高燕麦全谷物的蛋白质营养品质. 吴寒,芮昕,李春阳,夏秀东,董明盛. 2018

[12]雌雄细鳞斜颌鲴不同部位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比较与评价. 韩现芹,宋文平,姜巨峰,贾磊. 2013

[13]不同类型稻米的蛋白营养价值. 朱智伟,杨炜,林榕辉. 1991

[14]棘托竹荪菌盖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林陈强,曹萌,陈济琛,林新坚,林戎斌. 2016

[15]3种鲜销香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 王宏雨,张迪,肖冬来,杨菁. 2019

[16]13种饲料原料蛋白质对尼罗罗非鱼的营养价值. 吴建开,雍文岳,游文章,文华,廖朝兴. 2000

[17]牧草料栽培金顶侧耳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 翁伯琦,江技和,黄毅斌,应朝阳. 2001

[18]长根菇中蛋白质的营养评价. 江枝和,翁伯琦,林勇. 2003

[19]羽叶决明栽培鸡腿菇子实体营养价值评价. 卢翠香,江枝和,翁伯琦. 2008

[20]国内外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体系的综述. 王玉婷,祁宏伟,郎朝丽,吕阳,冯培功.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