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叶枯病抗性水稻广亲和恢复系的鉴定和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维科
作者: 李振经;于平福;罗高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广亲和恢复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分子标记;鉴定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11 年 42 卷 12 期
页码: 1443-144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为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利用野生稻抗性基因提供科学依据,并为选育超级杂交水稻提供目标亲本和选育新的恢复系提供亲本。【方法】以白叶枯病抗性水稻中野5112为供体亲本、广亲和恢复系桂649为受体亲本进行有性杂交,将在分离群体中筛选的35份优良目标品系进行田间接菌鉴定,并用与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紧密连锁的SSR标记引物RM206对中野5112、恢复系桂649及其35份优良杂交后代F4材料进行分子检测。【结果】从桂649×中野5112杂交后代的35个F4品系中,筛选出13个同时具有白叶枯病抗性和广亲和性潜力及其他优良农艺性状的品系,其中属偏粳型11个,属偏籼型的仅有两个;供体材料中野5112及其13份杂交后代材料携有Xa23的抗性等位点,受体材料桂649及其他22份杂交后代材料未携带Xa23的抗性等位点。田间接菌鉴定结果表明,在37个检测材料中,除中野5112外,对白叶枯病表现中抗以上的有18个品系,进一步证明这部分材料已携带有Xa23基因。将13份携有Xa23抗性等位点的材料与籼、粳稻品种及不育系配组,根据其F1代的育性表现,证明其中12个品系具有广亲和性。此外,与对照汕优63相比,初步鉴定出适合广西种植的具有超高产潜力的杂交稻组合3个,即龙特甫A×100-1-4、龙特甫A×08262-2-1和龙特甫A×08278-1-1。【结论】采用SSR标记引物与PCR检测方法进行Xa23基因分子标记检测是可行的,这为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利用野生稻抗性基因提供科学依据。筛选出的13份优良品系可用作选育超级杂交水稻的目标亲本或选育新恢复系的亲本。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的分子检测. 李维科,李振经,罗高玲. 2009
[2]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王闵霞,白玉路,张琼,徐登武,张志勇,王平. 2021
[3]水稻主要病害抗性基因在河南沿黄粳稻品种中的分布情况. 王付华,王亚,陈献功,王越涛,杨文博,白涛,申关望,黄金华,李璐,姜军,尹海庆. 2019
[4]疣粒野生稻胚性细胞与叶片抗白叶枯病信号物质和相关抗病基因的表达差异. 柳琳,彭波,蒋春苗,程在全. 2016
[5]一种叶片直接用作PCR扩增的新方法及其应用. 汪秀峰,杨剑波,向太和,李莉,倪大虎. 2002
[6]分子标记辅助选择Xa23基因在选育抗白叶枯病水稻新品系中的应用. 刘艳,王逸超,樊继伟,卢白关,秦德荣,曹文磊,王萍,徐大勇. 2011
[7]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4、Xa23聚合及分子标记检测. 李杨瑞,李道远,梁海福,莫海玲,于松保,唐梅,郑希. 2007
[8]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Xa4、Xa23和Pi9基因. 阎勇,秦钢,唐梅,莫海玲,于松保. 2010
[9]分子标记辅助选择Xa23基因改良早稻恢复系白叶枯病抗性研究. 杨德卫,叶宁,叶新福,郑向华,程朝平,卢礼斌,黄凤凰. 2015
[10]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蜀恢527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顾建强,陈子强,林艳,郭新睿,田大刚. 2019
[11]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EST标记及其在分子育种上的利用. 王春连,戚华雄,潘海军,李进波,樊颖伦,章琦,赵开军. 2005
[12]多基因聚合育成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中优161. 庄杰云,朱玉君,屠国庆,应杰政,樊叶杨. 2010
[13]光(温)敏核不育系及广亲和恢复系花培效果比较. 李兴莲,谢戎,邓锡洪,何光华,杨正林,左永树,吴丽君. 1995
[14]利用粳型广亲和恢复系与籼稻不育系配制籼粳亚种间杂种. 张兆兰,王才林,汤述翥,施建达. 1990
[15]杂交水稻亲本亲和性改良研究初报. 马曾凤,黄大辉,张月雄,李容柏. 2012
[16]两系三系亚(品)种间杂交水稻亲本的亲和性研究. 许克农,李成荃,罗彦长. 1991
[17]三系法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Ⅰ.籼粳交不育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区别及其检测. 王才林,张兆兰,汤述翥,施建达. 1992
[18]贵州小麦品种(系)粒重相关基因TaCwi-A1、TaSus2-2B和TaGW2-6A等位变异类型鉴定. 杨雪敏,李鲁华,任明见,徐如宏. 2020
[19]利用SSR标记鉴定当归的真实性. 刘新星,欧巧明,罗俊杰,石有太,李忠旺,崔文娟. 2020
[20]两性花毛葡萄野酿2号芽变株系Y137的鉴定及评价. 赵明,何海旺,武鹏,龙芳,邹瑜,李贤高,潘永杰,林志诚,林茜,潘曦.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绿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罗高玲
关键词:间作套种;豆科作物;禾谷类作物;幼龄果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适播期;生态林;种植户
-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香型优质稻新品种'桂野香占'
作者:韦敏益;黄大辉;张月雄;马增凤;罗同平;秦钢;刘驰;李振经
关键词:桂野香占;香味;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育种
-
基于SSR标记初步定位小豆驯化相关性状QTL
作者:贾龙;罗高玲;陈燕华;王素华;陈红霖;刘长友;杜吉到;王丽侠
关键词:小豆;SSR标记;遗传图谱;驯化性状;QTL
-
鲜豌豆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作者:陈燕华;唐建淮;罗高玲;郭东升
关键词:鲜豌豆;品种(系);比较
-
幼龄柑橘果园间种豇豆品种试验
作者:李荣丹;农海林;陈燕华;唐建淮;罗高玲
关键词:幼龄柑橘;间种;豇豆;试验
-
基于QTL-Seq的水稻抗细菌性条斑病QTL定位
作者:韦敏益;马增凤;黄大辉;秦媛媛;刘驰;卢颖萍;罗同平;李振经;张月雄;秦钢
关键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QTL-Seq;定位
-
34个豇豆新品系在不同生态区的适应性评价
作者:公丹;罗高玲;张晓艳;朱旭;尹振功;王素华;沙爱华;王丽侠
关键词:豇豆;GGE双标图;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