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添加L-脯氨酸对棉花黄萎病发生及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卫松
作者: 赵卫松;郭庆港;崔钠淇;鹿秀云;李社增;马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L-脯氨酸;根际微生物;棉花黄萎病;大丽轮枝菌;土壤养分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4 年 011 期
页码: 2143-21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根系分泌物是植物与土壤微生物进行互作的信号媒介,对于植物病害发生和植株生长均具有重要调控功能。论文旨在明确棉花根系分泌物L-脯氨酸抵御棉花黄萎病发生的微生态机制,揭示L-脯氨酸介导的根际微生物与棉花黄萎病发生的互作关系,为构建生物防治土传病害的有益菌群提供新视角。【方法】通过温室盆栽试验,以外源添加不同浓度的L-脯氨酸(0、50、100、200和400 mmol·L-1)为试验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和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别测定不同处理的土壤中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DNA拷贝数量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采用主成分分析比较不同处理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利用冗余分析研究土壤养分因子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性,利用斯皮尔曼相关分析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代谢途径的相关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相比,低浓度(50 mmol·L-1)L-脯氨酸处理不能够减轻棉花黄萎病的发生,高浓度(100、200和400 mmol·L-1)L-脯氨酸处理的病情指数分别下降22.51%、60.23%和64.23%。qPCR结果表明,L-脯氨酸处理不能够显著降低土壤中大丽轮枝菌拷贝数量。宏基因组测序分析表明,L-脯氨酸处理后细菌多样性Shannon指数显著增加,真菌多样性Shannon指数呈下降趋势。在属水平上,L-脯氨酸处理后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溶杆菌属(Lysobacter)、节杆菌属(Arthrobacter)、Phyci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毛霉菌属(Mucor)的相对丰度呈上升趋势。线性判别分析表明,除浓度为100 mmol·L-1的L-脯氨酸外,外源添加L-脯氨酸处理后根际土壤微生物KEGG通路的富集情况发生改变。冗余分析表明,细菌群落组成受pH、电导率、硝态氮、铵态氮和有机质显著影响,而真菌群落组成与铵态氮存在显著相关性。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细菌的KEGG代谢通路与pH、有机质、铵态氮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而与电导率和硝态氮呈正相关关系;真菌的大部分KEGG代谢通路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较差。【结论】外源添加适量L-脯氨酸通过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增加有益微生物的相对丰度,从而影响棉花黄萎病的发生,但其不能够改变病原菌数量。同时,根际细菌群落组成和功能均与土壤养分存在相关性。
分类号: S435.62
- 相关文献
[1]菌糠对棉花黄萎病及棉花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曲远航,刘天聪,鹿秀云,李社增,郭庆港,马平. 2023
[2]辽宁棉区黄萎病病菌分离鉴定及致病力分析. 朱鹤,徐敏,王子胜. 2018
[3]辽宁棉区黄萎病病菌分离鉴定及致病力分析. 朱鹤,徐敏,王子胜. 2018
[4]56种中药提取物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姜岚,庞金环,肖伟烈,张国丽,刘俊,杨超. 2018
[5]西兰花残体还田对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及其对不同生育时期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赵卫松,郭庆港,李社增,王亚娇,鹿秀云,王培培,苏振贺,张晓云,马平. 2019
[6]花铃期棉花黄萎病抗病与感病品种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赵卫松,郭庆港,李社增,王培培,鹿秀云,苏振贺,张晓云,马平. 2020
[7]棉花内生真菌CEF-373菌株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及其作用机理. 赵沛,赵沛,冯自力,师勇强,赵丽红,胡小平,朱荷琴. 2019
[8]棉田复种芥菜对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和黄萎病的影响. 柳瑞冰,柳瑞冰,岳弘辰,冯自力,冯鸿杰,赵丽红,张亚林,魏锋,朱荷琴. 2021
[9]不同因素影响下棉田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数量特征. 刘海洋,王伟,张仁福,温切木·阿布列孜,姚举. 2021
[10]基质中添加西兰花残体对大丽轮枝菌GFP标记菌株在棉花体内扩展的影响. 王亚娇,赵卫松,陈丹,纪莉景,李社增,孔令晓,马平. 2020
[11]棉花黄萎病研究进展. 林玲,张昕,邓晟. 2014
[12]pH及盐分对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形成的影响. 薛磊,徐万里,顾美英,王建涛,刘相春,薛泉宏. 2017
[13]分离自棉花的轮枝菌“种”的鉴定. 冯自力,李志芳,师勇强,赵丽红,朱荷琴,李彩红,刘义杰,王玲飞. 2013
[14]黄萎病不同发生程度棉田土壤中的真菌群落特征分析. 刘海洋,王伟,张仁福,热西达·阿不都热合曼,姚举. 2019
[15]大丽轮枝菌蛋白激发子PevD1诱导棉花抗病性及作用机理. 邱德文,曾洪梅,郭立华,袁京京,杨秀芬. 2014
[16]棉花黄萎病病原菌大丽轮枝菌的快速分子检测. 李梅,孙青,王丽荣,蒋细良. 2016
[17]棉花黄蒌病. . 2011
[18]蛋白激酶A催化亚基VdPKAC1对菌丝型大丽轮枝菌V07DF2培养性状及致病力的调控. 邓晟,张昕,林玲. 2014
[19]江苏省大丰市棉花黄萎病菌培养特性及致病力分化. 邓晟,章如意,林玲,张昕,徐敬友,周益军. 2012
[20]棉花黄萎病生防细菌NCD-2抑菌物质提取研究(英文). 鹿秀云,李社增,马平,高胜国.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利用合成菌群促进作物健康:进展与展望
作者:翁凌胤;栾冬冬;周大朴;郭庆港;王光州;张俊伶
关键词:合成菌群;作物健康;微生物生态;合成生物学;生物肥料
-
鸟类与人类共生合作寻找蜜源
作者:马平;甘雨
关键词:
-
玛雅文明与蜜蜂
作者:马平;甘雨
关键词:
-
基于西兰花尾菜为载体的解淀粉芽胞杆菌PHODG36颗粒剂研制及其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赵卫松;李社增;赵明珠;郭庆港;鹿秀云;勾建军;马平
关键词:解淀粉芽胞杆菌;西兰花尾菜干粉;颗粒剂;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
-
省级科研院所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为例
作者:杜宇茜;郭庆港;马平;马广源
关键词:省级科研院所;农业科技发展;植物保护;学科布局;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
黄瓜靶斑病生防芽胞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作用
作者:张晓云;丛蓉;郭庆港;鹿秀云;苏振贺;陈秀叶;李社增;马平
关键词:多主棒孢霉;生防细菌;抑菌作用;脂肽
-
菌糠对棉花黄萎病及棉花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作者:曲远航;刘天聪;鹿秀云;李社增;郭庆港;马平
关键词:菌糠;大丽轮枝菌;棉花黄萎病;根际微生物;宏基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