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白斑猎蛛间化学通讯物的分离与活性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冬香

作者: 赵冬香;陈宗懋;程家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植物保护;茶梢挥发物;假眼小绿叶蝉;白斑猎蛛;活性鉴定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1000-369X

年卷期: 2002 年 22 卷 02 期

页码: 20-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用Tenax TA吸附法捕集正常茶梢、机械损伤茶梢和茶树-假眼小绿叶蝉取食复合体挥发物,经GC/MS鉴定各处理挥发物的组成和含量。并就茶梢挥发物及其单组分进行了对假眼小绿叶蝉天敌蜘蛛优势种之一-白斑猎蛛的生物活性鉴定。研究表明,捕食性天敌白斑猎蛛对正常茶梢挥发物和机械损伤茶梢挥发物的趋性明显弱于受假眼小绿叶蝉危害后茶梢的挥发物。在供试挥发物组分中,2,6-二甲基-3,7-辛二烯-2,6-二醇和吲哚两种成分是茶梢被害所形成的特异性化合物,并对白斑猎蛛具有明显的引诱活性,认为是白斑猎蛛受引诱的主要活性化合物。

分类号: S435.71

  • 相关文献

[1]茶叶挥发物对白斑猎蛛觅食行为的影响. 王国昌,孙晓玲,蔡晓明,陈宗懋. 2012

[2]白斑猎蛛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捕食作用. 高景林,赵冬香,陈宗懋. 2004

[3]我国茶园昆虫信息素应用研究进展. 韩宝瑜. 2007

[4]假眼小绿叶蝉对茶树挥发物的定向行为反应. 赵冬香,高景林,陈宗懋,程家安,徐汉虹. 2002

[5]茶尺蠖绒茧蜂对茶梢挥发物的触角电生理反应. 黄毅,韩宝瑜,唐茜,徐欢. 2009

[6]茶蚜在寄主茶树和非寄主植物上刺吸行为的差异(英文). 韩宝瑜,陈宗懋. 2000

[7]无翅茶蚜对茶树挥发物的触角电生理和行为反应(英文). 韩宝瑜,韩宝红. 2007

[8]跗线螨为害致茶树新梢挥发物组成的改变. 徐泽,韩宝瑜,邓敏,周孝贵,邬秀宏,谢堃. 2009

[9]无翅茶蚜对茶树挥发物的触角电生理和行为反应. 韩宝瑜,韩宝红. 2007

[10]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HA蛋白在水稻胚乳中的稳定、高效表达及活性鉴定. 赵翔玥,张二芹,许倩茹,马凡舒,王雅楠,牛香香,李雪洋,张申立,张同旭,邓瑞广,张以芳,张改平. 2020

[11]牛分枝杆菌重组蛋白TB27.4的表达、纯化及活性鉴定. 高新桃,李平俊,鑫婷,贾红,郭晓宇,张改梅,李明,刘淑清,朱鸿飞. 2014

[12]抗犬细小病毒单链抗体的制备. 刘欢,金红岩,侯强,史秋梅,董瑞凯,张通明,沈萍,侯绍华. 2016

[13]抗狂犬病病毒核蛋白单链抗体的表达及活性鉴定. 程朝飞,宫苗苗,李刚,赵占中,朱鸿飞,袁维峰,史利军. 2013

[14]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抗原多肽的串联表达及活性鉴定. 卢清侠,郭军庆,郝慧芳,杨苏珍,邢广旭,杨继飞,王世红,张改平. 2011

[15]A型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VP1的表达纯化及活性检测. 刘畅,卢清侠,杨继飞,王世红,王寅彪,郭官鹏,邓瑞广,张改平. 2013

[16]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结合蛋白PBP3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及活性鉴定. 周宇,王长振,侯粲,李爽跃,杨曙明. 2014

[17]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蛋白截短表达及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苗立中,祖立闯,王艳,马秀丽,亓丽红,宋敏训,沈志强,韩文瑜. 2017

[18]高粱高效Ubiquitin启动子的克隆及活性鉴定. 夏启玉,贺萍萍,张丽丽,张雨良,肖苏生,赵辉. 2022

[19]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sp1蛋白锌指结构1(ZF1)突变体的构建及活性鉴定. 赵鹏伟,吴家强,杜以军,李俊,孙文博,丛晓燕,时建立,彭军,于江. 2013

[20]猪肺炎支原体DnaK基因的表达及ELISA方法建立. 刘茂军,丁志勇,刘冬霞,杜海霞,缪芬芳,甘源,孔猛,冯志新,熊祺琰,白方方,杜改梅,邵国青.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