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链霉菌200-09的抗真菌活性成分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帆

作者: 王帆;陈芳;郑新恒;林壁润;周光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抗生链霉菌;抗霉素;甾醇;抗真菌活性;细胞毒活性

期刊名称: 中国抗生素杂志

ISSN: 1001-8689

年卷期: 2017 年 11 期

页码: 932-9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一株抗生链霉菌次级代谢产物中的抗真菌活性物质。方法对抗生链霉菌200-09的发酵菌丝体采用95%乙醇提取,经过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分子排阻层析、ODS开放柱层析和制备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对具有抗真菌活性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并采用纸片法和MTT法分别对化合物进行抗白念珠菌和细胞毒活性检测。结果从中分离得到了17个单体化合物。通过NMR、MS等方法,并结合与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分别为抗霉素A_(1a)(1)和A_(1b)(2)、A_(2b)(3)、A_(3a)(4)和A_(3b)(5)、A_(7b)(6)、A_(10a)(7)和A_(10b)(8)、A_(15)(9)、A_(16)(10)、kitamycin A(11)、urauchimycin B(12)、deisovaleryblastomycin(13)、streptomyceamide C(14)、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α-三醇(15)、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16)、过氧化麦角甾醇(17)。结论化合物3、6~13及15~17均为首次从抗生链霉菌种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3均有抗白念珠菌和细胞毒活性,其中化合物1~10的抗白念珠菌活性显著。

分类号: R915

  • 相关文献

[1]链霉属放线菌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 H12-15发酵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胡辰,陈芳,郑新恒,林壁润,周光雄. 2017

[2]链霉菌H41-55发酵菌丝体的化学成分. 李先盛,郑新恒,杨宇,林壁润,周光雄. 2018

[3]1株南海红树林底泥来源抗真菌抗生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 No.H41-51发酵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李聆莉,李红玉,王帆,沈会芳,林壁润,张英,周光雄. 2016

[4]海洋链霉菌H41-59甾醇类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研究. 张杨梅,李先盛,李红玉,张英,林壁润,周光雄. 2016

[5]一株南海红树林底泥抗真菌放线菌(No.H74-18)的化学成分研究. 许琳雅,王成,徐文,沈会芳,周光雄,林壁润. 2010

[6]南海红树林海泥中分离的抗真菌放线菌No.H75-11活性成分研究. 徐文,王成,周光雄,姚新生,林壁润. 2011

[7]应用甾醇类生物标志物追踪绿潮后期漂浮绿藻沉降区的方法. 耿慧霞,于仁成,颜天,张清春,孔凡洲,周名江. 2018

[8]柞蚕蛹油中的脂类物质组成分析. 石威,庞道睿,邹宇晓,穆利霞,晏石娟,黄文洁,王卫飞,廖森泰. 2019

[9]一种无孢灵芝菌丝体的活性成分. 岳亚文,周帅,冯杰,王金艳,唐庆九,刘艳芳,张劲松,冯娜,韩伟. 2020

[10]花粉中的脂肪酸及其在蜂群中的作用. 黄文诚. 2002

[11]脂肪酸、V_E、甾醇与植物油脂稳定性的关系研究进展. 张建书,王强,刘红芝,刘丽. 2011

[12]小麦胚芽油化学组成与功能特性研究进展. 徐亦驰,方梦雪,汪雪芳,喻理,马飞,张良晓,李培武. 2023

[13]虫草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 夏春雨,孙巍,刘学铭. 2009

[14]微波技术对油菜籽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从艳霞,郑明明,郑畅,万楚筠,黄凤洪. 2019

[15]南极磷虾脂溶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田晓清,杨桥,邵盛男,陆亚男,黄洪亮,樊成奇. 2011

[16]一种亚麻籽甾醇的结构鉴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单杨. 2007

[17]蜂王幼虫脂类活性物质的组成分析. 徐响,高彦祥. 2013

[18]硬孔灵芝和赤芝孢子油的脂肪酸、角鲨烯及麦角甾醇类的比较. 陈体强,吴建国,毛方华,钟礼义,吴锦忠. 2018

[19]烟籽油成分分析及体内抗氧化作用研究. 侯小东,张怀宝,张忠锋,梁惠,傅泳,付秋娟,毛新新,杜咏梅. 2016

[20]外源甾醇类营养对蠋蝽生长发育的影响. 陈红印,张礼生.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