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粉虱若虫存活数量的新方法——氧化镁薄板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海鸿

作者: 黄东东;问锦曾;雷仲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粉虱;若虫;存活率;氧化镁薄板法

期刊名称: 昆虫知识

ISSN: 0452-8255

年卷期: 2009 年 46 卷 02 期

页码: 309-312+3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介绍一种估计粉虱若虫存活数的简易方法。粉虱若虫分泌的蜜露滴落在氧化镁薄板上后形成清晰的圆坑,在体视显微镜下易于观察和计数,在确定粉虱若虫数量(Nd)和平均蜜露数(Nn)存在线性相关后,相应得出若虫数量评估因子(NEF)=Nn/Nd,提出通过蜜露数和若虫数量评估因子估算若虫数量的方法。在蕃茄叶片上,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1~2龄若虫、3~4龄若虫和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1~2龄若虫、3~4龄若虫的数量评估因子NEF分别为7·73,5·69,5·18和5·03。应用该方法检测吡虫啉对粉虱的毒力,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两者没有显著差异,而且该方法更简便准确。

分类号: S433

  • 相关文献

[1]甘草胭珠蚧卵有效积温及若虫化学防治研究. 陈宏灏,南宁丽,邢敏,张蓉. 2018

[2]高温处理西花蓟马若虫对其雌成虫寿命、繁殖力及后代发育的影响. 陈露,万方浩,郑长英. 2016

[3]草履蚧生物学特性研究. 于利国,陈展,魏建国,杨丽丽. 2019

[4]观察球孢白僵菌侵染烟粉虱若虫过程的新方法——荧光显微法. 雷仲仁,王帅宇,王海鸿. 2015

[5]田间常见8种有害蝽类若虫龄期的区分. 李向永,赵雪晴,尹艳琼,谌爱东,卜文俊,焦克龙,李宁,胡奇. 2015

[6]扫描电镜观察猴体内寄生的蛇舌状虫属若虫及基于其18S rRNA基因的种系发育关系分析. 李健,石云良,施维,方芳,周庆安,李雯雯,何国声,黄维义. 2012

[7]扫描电镜观察猴体内寄生的蛇舌状虫属若虫及基于其18SrRNA基因的种系发育关系分析. 李健,石云良,施维,方芳,周庆安,李雯雯,何国声,黄维义. 2012

[8]防治梨木虱效果好. 高玉红,郑亚杰. 2005

[9]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绿盲蝽若虫人工饲料配方. 宋国晶,李国平,封洪强,李海平,邱峰. 2010

[10]9种农林有害蝽类昆虫高龄若虫龄期的区分. 崔新仪,李宁,李向永,胡奇,卜文俊. 2017

[11]3种杀虫剂对花蓟马卵和若虫的致死效果评估. 田厚军,余芸,陈艺欣,林硕,杨锟,陈勇. 2024

[12]益蝽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 田旭,李金梦,史彩华,汪汉成,高贵,孙智荣,李文红. 2024

[13]果园害虫天敌(二)-草蛉. 武海斌. 2017

[14]瘦弱秽蝇在生物防治中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邹德玉,徐维红,刘晓琳,白义川,刘佰明,许静杨,胡霞,谷希树,吴惠惠. 2017

[15]寄生蜂调控半翅目害虫粉虱和蚜虫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王颖颖,李飞,王甦,张帆. 2014

[16]四种粉虱种群超微形态特征多样性研究. 董钧锋,宋月芹,林克剑. 2011

[17]不同香料烟品种对曲叶病的抗病性. 李光西,张仲凯,丁铭,董家红,杜绍明,宋玉川,李展,何世甜. 2006

[18]主要农林粉虱性比变化影响因素剖析. 但建国,陈菊培,符悦冠. 2009

[19]我国粉虱类害虫的为害情况综述. 胡雅辉,唐前君. 2012

[20]白僵菌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研究与应用进展. 曹卫平,冯书亮,王金耀,王容燕,杜立新,宋健.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