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菜醇提物对斑马鱼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涵文

作者: 郑涵文;王梓航;刘昕玥;于佳玮;Alberto Carlos Pires Dias;王凤忠;王琼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花菜;抑郁症;利血平;斑马鱼

期刊名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ISSN: 1671-7856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20-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 探究黄花菜醇提物(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HCE)在利血平(reserpine)诱导的斑马鱼幼鱼(Danio rerio)模型中对抑郁行为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斑马鱼幼鱼分为对照(Con)组、利血平组、氟西汀组、黄花菜低剂量组(1.5 mg/L)、黄花菜中剂量组(3 mg/L)、黄花菜高剂量组(4.5 mg/L)。采用斑马鱼声音刺激和光刺激进行抑郁样行为学分析。利用RT-qPCR研究黄花菜醇提物对抑郁症有关的星状胶质细胞标志物及其衍生物基因(GFAP、C3、C4B、EMP-1和S100α-10)以及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自身受体转录基因(P75、TrkB)的调节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在440 Hz声音刺激与8000 Lux光照刺激下运动距离缩短、运动时间减少(P<0.05,P<0.001,P<0.0001),呈现运动的不敏感性。而经过黄花菜醇提物给药后的斑马鱼幼鱼对于光与声音的刺激敏感度相较于模型组有明显升高(P<0.05,P<0.0001)。与对照组相比,利血平组斑马鱼脑中的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基因表达上调(P<0.0001),而各给药组相较于利血平组,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表达显著下调(P<0.0001),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基因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斑马鱼脑中的BDNF、P75、TrkB下调(P<0.0001),而黄花菜醇提物给药组相较于模型组BDNF、P75、TrkB表达显著上调(P<0.01,P<0.0001)。表明黄花菜醇提物抑制了星形胶质细胞激活诱发的炎症表现,同时促进了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基因的生成,对抑郁起到了改善作用。结论 黄花菜醇提物可以改善利血平诱导的斑马鱼幼鱼的抑郁样行为变化,斑马鱼脑中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的表达量减少,同时促进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基因的生成,起到抗抑郁作用。

分类号: R285

  • 相关文献

[1]3种抗抑郁中药方作用比较研究. 王孟迪,姚勤伟,薛涛,刘新民,梁娟娟,秦文杰,叶祖光,王琼. 2021

[2]实验性脾虚证大鼠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糖原变化的组织学观察. 张霞,程富胜,魏彦明. 2007

[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萝芙木中利血平的含量. 张慧颖,龚云麒,蔡传涛,饶高雄. 2007

[4]利血平(Reserpine)药物资源研究与开发现状. 李智敏,张慧颖,尹华琳,金航,刘锡葵,饶高雄. 2008

[5]综述乳酸菌对抑郁症的改善作用. 国立东,王丽群. 2020

[6]儿童特应性皮炎与心理及行为问题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冯玲杰,陈安薇,王华. 2020

[7]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究酸枣仁复方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 郑涵文,刘昕玥,赵海燕,王佳音,罗福龙,范蓓,Alberto Carlos Pires Dias,王凤忠,王琼. 2024

[8]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和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 张兰,宋亚静,殷宏,罗建勋. 2008

[9]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和抑郁症的发病、性别、严重程度及自杀行为的相关性. 宋亚静,张兰,殷宏,罗建勋. 2008

[10]黄花菜锈病研究进展. 张黎杰,周玲玲,余翔,孟佳丽,吴绍军,田福发. 2019

[11]黄花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罗琰晶. 2019

[12]不同杀青温度及制干方式对黄花菜营养成分的影响研究. 张清云,李明,安钰,刘华. 2018

[13]基于响应面的黄花菜冷冻干燥工艺参数优化. 郭向明,崔清亮,李斐,贠慧星. 2013

[14]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花菜鲜切花薹保鲜效果的影响. 周玲玲,余翔,田福发,李斌,张黎杰. 2020

[15]移栽密度调控对黄花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张清云,龙澍普,安钰,刘华,李明. 2020

[16]黄花菜外植体初代培养比较及快繁技术研究. 蔡宣梅,郭文杰,张洁,方少忠. 2020

[17]苏北地区黄花菜生态适应性及营养品质比较. 周玲玲,张黎杰,余翔,徐娇. 2020

[18]黄花菜采后加工及药用机理研究进展. 张运晖,赵瑛,欧巧明. 2020

[19]黄花菜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官形态的关系. 张琨,殷丽丽,韩志平,张巽,王一衡. 2020

[20]食用黄花菜SSR标记开发及指纹图谱库构建. 刘新星,欧巧明,罗俊杰,李忠旺,石有太,崔文娟.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