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阿魏蘑菌丝生长特性及最佳栽培模式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惠东

作者: 郭惠东;万鲁长;黄春燕;于迎春;张柏松;单洪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白阿魏蘑;菌丝生长特性;栽培模式

期刊名称: 食用菌学报

ISSN: 1005-9873

年卷期: 2006 年 13 卷 01 期

页码: 67-70

摘要: 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白阿魏蘑-白灵1号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分别为葡萄糖、蛋白胨和硫酸镁,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佳栽培模式为半脱袋竖向畦栽且覆土至菌棒3/4处,生物学效率可达122.67%。

分类号: S646.1

  • 相关文献

[1]激素对白阿魏蘑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李冠喜,邵世光,李玉娟. 2004

[2]两个野生猴头菌菌株的驯化栽培研究. 张鹏,史磊,王金贺,刘姿彤,盛春鸽,于海洋,赵静,王延锋. 2022

[3]不同栽培模式对厚皮甜瓜主要性状的影响. 马志虎,戴忠良,潘跃平,孙春青,孙国胜. 2014

[4]仿生态栽培姬松茸配方筛选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韩海东,徐国忠,陈敏健,董红艳. 2010

[5]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费乌瑞它产量的影响. 李标,李飞,孙伟,丁海兵,雷尊国. 2010

[6]辣椒套种春大白菜高效栽培模式. 裴承元,林宏,李桂莲,李琼芬,傅纪勇,孟平红,郭惊涛. 2014

[7]春甘蓝套种玉米复栽秋甘蓝栽培模式. 曹建琴,王静,顾蓉. 2017

[8]法国杏产业现状. 孙猛,刘威生. 2012

[9]丰县毛木耳栽培模式简介. 汪彩云,李勇. 2010

[10]辽宁北部中早熟水稻区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赵琦,侯守贵,代贵金,于广星. 2014

[11]栽培模式对杂交粳稻常优5号根系形态生理性状和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褚光,周群,薛亚光,颜晓元,刘立军,杨建昌. 2014

[12]雪莲果不同栽培模式的比较. 金吉林,刘涛,金吉芬,蔡永强,郑伟. 2009

[13]旱地分带轮作制中玉米高产栽培模式探讨. 朱星陶,汪卫红,龙喜燕. 1998

[14]桑树的生态价值及其在贵州“东桑西移”中的生态栽培. 韩世玉. 2007

[15]罗甸秋冬四季豆栽培技术. 魏祥云,李桂莲,文林宏,王天文,王惠科,费伦英,董峰应. 2009

[16]次早熟番茄-延晚熟黄瓜-越冬反季节萝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 刘安永,余筑军. 2008

[17]大蒜间套菜用糯玉米、夏秋大白菜间套甘蓝一年两季四收栽培模式. 蔡霞,李桂莲,孟平红,郭惊涛,文林宏,罗克明. 2015

[18]南昌地区郁金香栽培模式研究. 宋小民,廖元柱,陈萍,李宝光,钱璐,陶秀花. 2016

[19]不同栽培模式下制种玉米的产量及水分生产效应. 张立勤,马忠明,王智琦,连彩云. 2012

[20]棉花套播最优栽培模式研究. 孙书安,信愉平,孟菊茹.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