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高产小麦氮素积累及施氮对策探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广才

作者: 赵广才;张保明;王崇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氮素积累;施氮对策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1998 年 24 卷 06 期

页码: 894-8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通过对3个不同类型的高产小麦品种的植株定期取样分析测定,讨论了高产小麦全生育期中植株茎秆和叶片氮素含量、积累强度及积累进程的差异及变化,进而探讨了超高产小麦的合理施氮对策。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基于NDVI和氮素积累的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预测模型. 李卫国,王纪华,赵春江,刘良云,宋晓宇,童庆禧. 2008

[2]土壤相对含水量对冬小麦氮素积累、蛋白质组成和加工品质的影响. 王德梅,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冯金凤,范仲卿,亓振. 2014

[3]不同施肥深度对直播水稻氮素积累与转移的影响. 唐湘如,赵烈,田华,莫钊文,段美洋,潘圣刚. 2016

[4]施氮水平对啤酒大麦氮素吸收、转运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沈会权,栾海业,陈和,陈健,陶红,乔海龙,臧慧. 2013

[5]覆膜对长江中游春玉米氮肥利用效率及土壤速效氮素的影响. 葛均筑,徐莹,袁国印,田少阳,李淑娅,杨晓妮,曹凑贵,展茗,赵明. 2016

[6]低肥力土壤施氮对烤烟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及产质量的影响. 苑举民,张忠锋,石屹,荣凡番,元建,马兴华,吴元华,王文杰,陈文军,李淑英,丁健. 2009

[7]施氮对不同氮效率类型玉米自交系产量、干物质及氮素积累的影响. 常晓,常晓,王小博,吴嫚,杨兆生,李健. 2021

[8]不同耐低氮玉米品种根系构型与氮素利用对氮肥的响应. 李向岭,纪朋涛,周宝元,张磊,尹宝重,张月辰. 2019

[9]不同保水剂用量对花生发育及氮素积累的影响. 张俊,郝西,朱亚娟,臧秀旺,刘娟,张佳蕾,张曼,崔亚男,汤丰收,董文召. 2020

[10]不同氮高效玉米品种对氮素的吸收转运和代谢研究. 王健,韩金玲,杨敏,姚丹丹,周印富,王文颇,吴振兴,杨晴. 2020

[11]行/株距比对早晚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杨成春,林洪鑫,袁展汽,肖运萍,刘仁根. 2014

[12]不同比例分层施氮对花生氮素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常维,王建国,李子正,彭振英,郭峰,高文伟,张佳蕾,万书波. 2024

[13]不同施氮水平下菠萝蜜幼苗根系生长及氮素吸收特征. 白亭玉,苏兰茜,鱼欢,吴刚,谭乐和. 2019

[14]施氮期对夏玉米氮素积累运转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夏来坤,陶洪斌,王璞,许学斌,鲁来清,王润正. 2011

[15]覆膜对长江中游春玉米氮肥利用效率及土壤速效氮素的影响. 葛均筑,徐莹,袁国印,田少阳,李淑娅,杨晓妮,曹凑贵,展茗,赵明. 2015

[16]杂交油菜与常规油菜氮肥施用比较(英文). 李银水,余常兵,谢立华,胡小加,秦璐,廖祥生,廖星. 2015

[17]化肥减施和施肥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块茎氮素积累的影响. 李成晨,索海翠,罗焕明,安康,刘计涛,王丽,单建伟,杨少海,李小波. 2021

[18]控释氮肥适量减施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肖艳华,赵胤凯,刘慧涛,万成山. 2023

[19]钼肥拌种量对旱薄地花生发育及氮素积累的影响. 张俊,郝西,刘娟,臧秀旺,张曼,汤丰收,董文召. 2021

[20]连作秸秆还田下玉米氮素积累与氮肥替代效应研究. 闫宇婷,宋秋来,闫超,刘爽,张宇辉,田静芬,邓钰璇,马春梅.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