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橡胶种植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闫小娟

作者: 闫小娟;张鑫红;罗微;林钊沐;林清火;蒋先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土壤肥力;微生物生物量碳;橡胶园

期刊名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3-9868

年卷期: 2016 年 38 卷 07 期

页码: 64-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天然橡胶原产于低纬度地区,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我国采用精细化的种植管理措施,成功的在18-24°N之间的云南、海南、福建、广东和广西5个省份进行了橡胶树的种植.但经过多年种胶,胶园土壤的肥力明显下降,而大量施肥对提高土壤肥力及产量增长效果并不明显,其原因可能与微生物数量、活性以及群落结构有关.本文采集了我国主要橡胶种植区海南、广东和云南3个省份5个橡胶种植区共75个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我国主要橡胶种植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值介于24.2~869mg/kg之间.微生物生物量碳分为以下4个水平:<100,100~350,350~600和>600 mg/kg.我国主要橡胶产区微生物生物量碳质量分数集中在100~350mg/kg,样点数为34个,占总样点数的45.3%.海南省橡胶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质量分数普遍偏低,广东省建设农场微生物生物量碳质量分数主要分布在350~600 mg/kg,属于中等水平.云南省东风农场微生物生物量碳主要分布在>600mg/kg,属于较高水平.胶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质、全氮以及速效钾质量分数呈显著相关.对我国主要橡胶种植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对于评价胶园土壤肥力状况及指导施肥有指导意义.

分类号: S714.3

  • 相关文献

[1]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及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胡诚,曹志平,罗艳蕊,马永良. 2007

[2]葛藤覆盖对幼龄橡胶园表层土壤理化性状和酶活性的影响. 徐文娴,李金秋,孟磊,薛欣欣,王晶晶,刘文杰,汤水荣. 2020

[3]胶园大通沟施用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陈青,姚行成,周珺,陈先红,王军,林位夫. 2016

[4]橡胶园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张焱华,何鹏,吴敏,佘贵连,吴炳孙,韦家少. 2007

[5]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苜蓿茬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马效国,樊丽琴,陆妮,沈禹颖. 2005

[6]高寒草甸不同群落类型土壤碳分布与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关系. 王长庭,龙瑞军,刘伟,王启兰,张莉,吴鹏飞. 2010

[7]长期免耕秸秆还田对寒地土壤有机碳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蔡丽君,张敬涛,刘婧琦,盖志佳,郭震华,赵桂范. 2021

[8]生物炭对茶园土壤CO_2和N_2O排放量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胡雲飞,李荣林,杨亦扬. 2015

[9]不同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杨冰,孟祥海,王佰成,王文慧,时新瑞,徐德海,张帅,张星哲. 2024

[10]长期冬种绿肥改变红壤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特性. 高嵩涓,曹卫东,白金顺,高菊生,黄晶. 2015

[11]施肥对黑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作用研究. 王晶,解宏图,张旭东,朱平,王陆玲. 2004

[12]呼伦贝尔草原土壤养分及生物学特性对氮沉降的响应. 朱莹,李焕茹,庾强,陈晓冬,魏锴,雒文涛,陈振华,陈利军. 2018

[13]竹豆间种对柑橘园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碳源代谢特征的影响. 马昕伶,秦文婧,刘凯,刘佳,樊剑波,李忠佩,陈晓芬,吴萌,江春玉,刘凯丽,武志峰,刘明. 2021

[14]黄壤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磷对长期不同施肥的响应. 李渝,刘彦伶,白怡婧,张雅蓉,黄兴成,张文安,蒋太明. 2019

[15]基于不同施肥模式添加生物炭后菜地土壤CO2释放特征及不同形态碳含量变化. 魏雪勤,孙楠,张旭博,张崇玉,王道龙,申华平. 2016

[16]滨海盐土地力提升与土著微生物协同促生应用技术研究. 裘高扬,徐君言,马宁,郭彬,林义成,刘琛,傅庆林. 2022

[17]基于不同施肥模式添加生物炭后菜地土壤CO_2释放特征及不同形态碳含量变化. 魏雪勤,孙楠,张旭博,张崇玉,王道龙,申华平. 2016

[18]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红壤性水稻土微生物生物量和有机质结构的影响. 蓝贤瑾,刘益仁,侯红乾,吕真真,冀建华,冯兆滨,刘秀梅. 2021

[19]土壤有机碳分类与测定方法的研究概述. 赵林林,吴志祥,孙瑞,杨川,符庆茂,谭正洪. 2021

[20]长期施肥对黄棕壤固碳速率及有机碳组分影响. 陈云峰,韩雪梅,胡诚,李双来,乔艳,刘东海.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