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远红外耦合杀青工艺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德文

作者: 朱德文;岳鹏翔;袁弟顺;陈永生;吴爱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质量控制;农产品;微波;远红外;耦合杀青;绿茶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1 年 27 卷 03 期

页码: 345-350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微波远红外耦合杀青工艺对绿茶品质的影响,试验分析了杀青时间、杀青功率和投叶量等因素对绿茶香气、滋味品质的影响,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绿茶微波远红外耦合杀青工艺,并与其他杀青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较佳的耦合杀青工艺为杀青功率微波10kW+远红外6kW,投叶量0.5kg/min,杀青时间先微波1.5min+后远红外1.5min。此时杀青的茶叶香气滋味最好,感官品质总分达到91.40,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氨基酸、可溶性糖和芳香油质量分数分别达到17.24%、12.62%、3.10%、3.72%、4.64%、15.40×10-2mg/g,香气滋味品质好于其他杀青方式,杀青时间是传统杀青的1/4~1/3,能耗成本是传统杀青的1/3~1/2。该杀青工艺克服了单纯使用微波杀青的不足,为绿茶加工生产提供参考。

分类号: TS272.51

  • 相关文献

[1]绿茶电磁滚筒-热风耦合杀青工艺参数优化. 滑金杰,袁海波,尹军峰,江用文,王岳梁,邓余良. 2015

[2]绿茶微波真空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 魏巍,李维新,何志刚,林晓姿. 2010

[3]微波技术在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黄纪民,李秉正,师德强,黄志民. 2020

[4]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农产品召回优化. 李锋,吴华瑞,朱华吉,朱丽,李飞飞. 2013

[5]基于嵌入式Linux技术的农产品流通追溯系统设计与实现. 孙传恒,刘学馨,丁永军,李文勇,李道亮,杨信廷. 2010

[6]农业部级质检机构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研究. 崔野韩,刘鹏程,袁玉伟. 2012

[7]基于超高频RFID的生猪屠宰数据采集方案. 罗清尧,熊本海,杨亮,林兆辉,潘佳一. 2011

[8]基于能力验证结果分析的农产品重金属检测质量控制探讨. 黄永东,江棋,郑嘉裕,李蕾,石含之,赵沛华,文典,杜瑞英,万凯. 2023

[9]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与对策. 关军锋,朱永军. 2003

[10]能力验证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中的应用及对策. 朱玉龙,邓强. 2017

[11]1-MCP负压渗透处理对鲜枣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梁皓,张明晶,王宝刚,姜微波. 2010

[12]凯氏氮/蛋白质测定法及其仪器评介. 蒋士强,王文真. 1992

[13]绿茶微波—远红外辅助杀青技术研究. 潘科,郑文佳,何平. 2009

[14]开放式昼夜不同增温对单季稻影响的试验研究. 董文军,邓艾兴,张彬,田云录,陈金,杨飞,张卫建. 2011

[15]远红外茶叶杀青机和理条机在名优绿茶加工中的应用. 肖宏儒,宋志禹,丁文芹,韩余,肖苏伟. 2013

[16]恒温远红外提香技术在绿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邓余良,尹军峰,许勇泉,吴荣梅,陈根生,汪芳,陈建新,袁海波. 2013

[17]开放式微波反应炉的制作. 姬勇,张少江,罗小玲,罗力力. 2011

[18]玉米花粉破壁方法的试验研究——Ⅱ.超低温加微波破壁方法的研究. 曹龙奎,黄威,王景会,张学娟,马毓霞,孙洪斌. 2004

[19]不同杀青方法制备桑叶茶的品质测试分析. 施英,廖森泰,肖更生,邹宇晓,刘凡,刘军,高云超. 2012

[20]不同前处理方式的ICP-MS法测定贵州省典型土壤中7种重金属元素. 范菲菲,阎献芳,周玮,朱大雁.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