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伪狂犬病病毒干扰素刺激基因的筛选及IFIT3 抗病毒活性的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华伟

作者: 张华伟;李连峰;周末;杨玉莹;仇华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ISGs;IFIT3;抗病毒效应

期刊名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ISSN: 1008-0589

年卷期: 2019 年 41 卷 004 期

页码: 338-3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抗伪狂犬病病毒(PRV)特异性的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本研究采用与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病毒相结合的高内涵筛选系统对具有抗病毒功能的10种ISGs进行筛选,之后利用过表达细胞系、 间接免疫荧光(IFA)和qRT-PCR试验对显著抑制PRV复制的IFIT3(p<0.01)进行抗病毒活性验证,通过qRT-PCR检测了PRV感染的猪肺泡巨噬细胞(PAM)和PRV感染猪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IFIT3 mRNA的转录水平.高内涵筛选结果显示,5种潜在的抗PRV ISGs分子(IFIT3、ISG15、GBP2、Mx1和ISG20)对PRV的复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IFIT3效果最显著;IFA和qRT-PCR试验结果显示,在PK-15细胞和PAM中,过表达IFIT3均可以显著降低PRV-TJ株的病毒滴度和基因组拷贝数;qRT-PCR试验结果显示,在PRV感染的PAM和PBMC中,IFIT3 mRNA的转录水平均显著上调.流式细胞术试验表明过表达IFIT3不影响PK-15细胞凋亡,推测IFIT3可能存在其它的抗病毒机制.本研究筛选到5种潜在的抗PRV ISGs并证实IFIT3是一种抗PRV的ISG,为抗PRV ISGs的相关研究,特别是猪源IFIT3抗病毒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852.65

  • 相关文献

[1]Viperin介导细胞抗病毒效应研究进展. 余影影,钟自富,朱启运,徐帅. 2021

[2]IFN-α对山羊副流感病毒3型的抗病毒活性. 孙敏,郝飞,张纹纹,李文良,杨蕾蕾,毛立,程子龙,刘茂军. 2023

[3]PRRSV感染的PAM中ISGs表达分析. 马改妮,刘珂,魏建超,邵东华,邱亚峰,马志永. 2015

[4]伪狂犬病病毒Ea株ORF-1基因在BHK-21细胞上的表达. 徐引弟,陈焕春,肖少波. 2009

[5]伪狂犬病病毒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郑书轩,徐胜男,时建立,彭喆,徐绍建. 2017

[6]区分猪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缺失疫苗株和野毒株的gE-PCR方法的建立. 张莉,丁伯良,王英珍,鄢明华. 2008

[7]含PRRS病毒ORF5的伪狂犬病病毒TK基因缺失转移载体的构建. 仇华吉,周彦君,孔令达,张绍杰,钱平,王柳,童光志. 2000

[8]伪狂犬病病毒TJ-1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韩伟,张莉,鄢明华,李秀丽,高俊成,韩孝党. 2012

[9]猪腹泻病例中PEDV、TGEV及PRV的感染调查. 孙振钊,赵伟男,王靖飞. 2014

[10]猪源伪狂犬病病毒gB基因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高嘉聪,叶超,赵款,常晓博,郭金潮,姜成刚,王淑杰,武嘉男,蔡雪辉. 2015

[11]猪伪狂犬病病毒MQ18变异株的分离鉴定. 曾显成,池雪林,潘启东,陈珍珍,林琳,修金生,江斌. 2019

[12]猪伪狂犬病病毒IgA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黄雨晴,华涛,唐波,常晨,刘国阳,张雪花,卢宇,侯继波,张道华,许家荣. 2019

[1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敲除PK-15细胞系的建立及对PRV感染的影响. 翟云云,李佳佳,张爽,任子昱,金前跃,杜永坤,万博. 2021

[14]重组伪狂犬病病毒的研究进展. 张传健,刘娅梅,侯继波,王继春. 2020

[15]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US3基因失活株的构建与生物学特性分析. 吕家轩,张传健,侯继波,费荣梅,王继春. 2020

[16]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株与gE基因缺失疫苗株微滴数字PCR鉴别方法的建立. 兰德松,魏澍,顾贵波,侯振中. 2018

[17]伪狂犬病病毒FJ-2015株主要免疫原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 陈秋勇,吴学敏,车勇良,陈如敬,王晨燕,刘玉涛,严山,王隆柏,周伦江. 2018

[18]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GP5基因在重组伪狂犬病毒中表达特性的研究. 田志军,仇华吉,童光志,周艳君,蔡雪辉,王云峰,李一经. 2005

[19]通用伪狂犬病病毒转移载体的构建. 仇华吉,童光志,周彦君,李昌文,钱平,孔令达. 2000

[20]抗猪伪狂犬病病毒gH抗体的制备及gH在感染细胞中表达分析. 刘庆伟,邱亚峰,王晓杜,郭林,刘超,沈阳,李向东,单虎,马志永.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