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诱导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秋实

作者: 吕秋实;张辉;斯钦巴特尔;贾霄云;高凤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雄性不育;转基因;雄性不育系;分子伴侣基因;杂交

期刊名称: 内蒙古农业科技

ISSN: 1007-0907

年卷期: 2011 年 03 期

页码: 105-108+114

摘要: 文章叙述了关于雄性不育基因和人工获得雄性不育植株的方法,并分别叙述了基因工程方法、化学方法、传统杂交方法培育和选育的雄性不育植株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其中普遍应用的方法是基因工程方法中的特异表达基因破坏花药绒毡层的雄性不育方法,利用分子伴侣基因,反义RNA技术,雄性不育植株的方法和传统方法中的遗传杂交技术。

分类号: S334

  • 相关文献

[1]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制种产量性状分析. 陈海玲,石凤翎,郝玉光,徐军,蔡丽艳,高翠萍. 2012

[2]太谷核不育小麦显性不育基因的染色体组测定. 周骏芳. 1985

[3]小麦Q型、AL型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力的比较研究. 田笑明,吴玉珍,穆培源,韩新年,张吉贞. 1998

[4]甜菜新品种中甜—吉甜单粒3号的选育. 拱云生,张永峰,王世发,刘淑莲,王凤,王清发. 2004

[5]大麦雄性不育系“亲270A”的特征特性及利用. 张明生,陈晓静. 2000

[6]萝卜新品种浙萝1号的选育. 韦顺恋,宋敏霞. 1993

[7]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缺绿及恢复的研究初报. 邵明波,白俊霞. 2000

[8]萝卜抽薹机制及耐抽薹种质资源选育的研究进展. 张万萍,李晓慧,马超,裴芸,邓代信. 2017

[9]4个新育成籼型雄性不育系的生育特性与柱头活力观察. 董练飞,杨东,张水金,涂诗航,黄俊明,董瑞霞,游晴如,王志赋,黄庭旭. 2011

[10]辣椒雄性不育系选育初报. 袁远国,胡明文,李英,杨新城,罗孝明. 2008

[11]3个甜菜测交组合试验结果分析. 卞桂杰,张景楼,郑毅,黄淑兰. 2007

[12]单粒型甜菜新品种“中甜─吉甜单一”的选育. 韩克飞,周玉文,拱云生,李贵清,庞风仙,朱国民. 1994

[13]谷子雄性不育系利用及存在问题. 李志华,景小兰,穆婷婷. 2016

[14]多倍体组合吉2000-4区域试验结果分析. 卞桂杰,黄淑兰,张景楼,郑毅,王凤. 2007

[15]A_1,A_2型高粱雄性不育性核质互作遗传方式研究. 孟春刚,张福耀,韦耀明,牛天堂. 2005

[16]红菜薹主要矿质元素的配合力分析. 张艳,徐跃进,谭远宝,李亭亭,鲁凡,万正杰. 2012

[17]甜菜雄不育多倍体杂交新品种吉甜302的选育. 孙晖,吴淑艳,项国福,韩克飞,风桐,郭世享. 1995

[18]不同水肥处理对甜菜单粒雄性不育系的影响. 王凤. 2008

[19]甜菜新品种——吉甜209的选育. 孙晖,周玉萍,卞桂杰,杨国,凤桐,张景楼. 2002

[20]大麦雄性不育系亲270A的选育及利用价值. 张明生.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