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三种蚜虫取食行为的EPG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应琴

作者: 何应琴;陈文龙;鲁卓越;周常勇;李中安;李太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刺吸电位图谱;取食行为;传毒效率;柑橘衰退病毒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15 年 42 卷 02 期

页码: 217-2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柑橘3种蚜虫取食行为差异,利用刺吸电位图谱(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技术对褐色橘蚜Toxoptera citricida(Kirkaldy)、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和绣线橘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在椪柑上的取食行为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蚜虫均产生8种取食波形,依次为非刺探波(np波)、路径波(A、B、C波)、电位下降波(pd波)、韧皮部分泌唾液波(El波)、韧皮部被动吸食波(E2波)以及木质部主动吸食波(G波)。棉蚜开始取食的第1次刺探时间最早,绣线橘蚜刺探的次数最多,且C波时间最长。褐色橘蚜pd波出现的次数最少,棉蚜次之,绣线橘蚜最多,显著高于褐色橘蚜。与其它2种蚜虫相比,绣线橘蚜于木质部主动吸食汁液(G波)时间最长,有G波的个体比例最高。3种蚜虫E1波次数和总持续时间差异均不显著,但褐色橘蚜E2波的持续时间217.01±27.56 min显著长于棉蚜142.49±27.85 min和绣线橘蚜116.64±20.05 min。初步推断3种蚜虫对柑橘衰退病毒的传毒效率与E2波有关。

分类号: S436.66

  • 相关文献

[1]应用EPG技术分析不同品种苜蓿对苜蓿斑蚜的抗性. 于良斌,岳方正,程通通,王予彤,崔进,徐林波. 2021

[2]不同燕麦品种对禾谷缢管蚜的抗性评价. 王亚萍,徐林波,王兰,林克剑,于良斌,崔进,张权益. 2023

[3]褐色橘蚜在健康与CTV植株上的EPG比较. 何应琴,陈文龙,鲁卓越,周常勇,李中安,王雪峰,李太盛. 2014

[4]柑橘衰退病毒株对两种橘蚜不同翅型取食行为的影响. 赵如娜,何应琴,鲁卓越,陈文龙,杨毓银,王雪峰,周常勇. 2017

[5]桃蚜体内共生菌的检测. 陈巨莲,刘勇,程登发,孙京瑞,ClaudeBRAGARD,FrédéricFRANCIS. 2012

[6]白背飞虱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传毒效率的影响. 吴碧球,秦碧霞,李战彪,李成,孙祖雄,谢慧婷,黄凤宽,蔡健和. 2016

[7]抗生素对麦长管蚜传毒效率的影响. 陈巨莲,FredericFrancis,刘勇,程登发,孙京瑞. 2013

[8]感染CTV甜橙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及萜类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王欢欢,赵恒燕,陈琪,刘露勤,张耀海,周彦,刘金香. 2023

[9]T3基因型柑橘衰退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陶珍珍,李中安,贾敏,唐萌,唐科志,周常勇,周彦. 2015

[10]植物组织和单头蚜虫中柑橘衰退病毒的快速分子检测技术. 刘永清,曹孟籍,王雪峰,李中安,唐科志,周常勇. 2010

[11]果树病毒载体研究进展. 周彦. 2014

[12]中国野生柑橘上衰退病毒分离株分子特征分析. 易龙,周常勇,周彦,王志刚,唐科志. 2007

[13]基于p23基因的野生柑橘和栽培柑橘上衰退病毒分离株间的遗传特征分析. 易龙,周常勇. 2017

[14]柑橘衰退病毒弱毒株筛选方法研究进展. 唐萌,金鑫,周彦. 2015

[15]胡柚上柑橘衰退病毒的分子检测. 武晓云,刘琦,郭玉双,武小霞. 2011

[16]柚新老枝叶中柑橘衰退病毒的DTBIA检测. 宋震,邹敏,徐小峰,唐科志,刘英,周常勇. 2005

[17]重庆柑橘主产区衰退病毒组群分析. 李小松,周彦,周常勇,吕婵娟,王志刚. 2006

[18]不同来源的柑橘衰退病毒分离物基因组5′端A、F变异区序列克隆及分析. 丁芳,洪霓,钟云,易干军,王国平. 2008

[19]柑橘黄化脉明病毒和衰退病毒的二重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赵恒燕,关桂静,周常勇,于云奇,王洪苏,李中安,刘金香. 2017

[20]褐色橘蚜中柑橘衰退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李玲娣,周常勇,李中安,田晓,王永江,唐科志,周彦,刘金香.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